洞察分析 | 关税战后,中国直销可能诞生哪些全新机遇?

近期,由于美国关税引战的不断升级,咱不少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洞察分析 | 关税战后,中国直销可能诞生哪些全新机遇?

近期,由于美国关税引战的不断升级,咱不少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当其冲是对外贸易大板块,其次是股市,金价,电子产品,部分原材料进出口、以美国为主要输出方向的跨境电商平台等。

咱妈也第一时间响应,作出精准反击,比如对等提升美国商品入华关税。

还比如积极推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措施,也就是“即买即退”政策。简单来说,境外旅客在“即买即退”商店购买退税物品,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后,即可在现场领取等额退税款;旅客离境时,海关核验旅客身份和退税物品;退税代理机构审核购物退税信息无误后,当即解除信用卡预授权担保,并办结离境退税事项。

除此之外,商务部牵头,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多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重点商超、电商平台等共同发力,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内外贸联动,拓展内销市场。京东迅速响应出口转内销政策,为很多外贸公司提供了可行的出路和空间。

政策在寻求动态转化,民营企业也在探索出路。

有消息称,跨境快时尚电商SHEIN已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批准,计划赴伦敦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官方媒体联络未得到证实)

机遇与挑战时时并行,面对如今焦灼的局势,直销产业如何锚定新方向,寻找良性突破口?

重新出征美妆市场,霸榜颜值经济

直销产业中,占比最大的品类是保健品和化妆品,分别大约占直销产业总体业绩的3/4和1/5左右。

其中化妆品虽然业绩占比不如保健品,但因独特的引流性、容易成为爆品,也容易吸引女性市场。化妆品几乎成为每家直销公司不可或缺的战略前端储备。

想破冰,让女人和男人都化上美美的妆绝对是一个出彩方向。

与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积极转型产生强烈反差得是:不少美资化妆品企业正在逃离中国市场。

截止2025年1-3月,被曝退出中国/关店/撤柜/停止运营的外资美妆品牌已至少有12个,其中不乏欧莱雅、资生堂、联合利华等美妆巨头旗下的品牌,且占比超过了六成(数据来源青眼,制图号角重制)。

洞察分析 | 关税战后,中国直销可能诞生哪些全新机遇?
洞察分析 | 关税战后,中国直销可能诞生哪些全新机遇?

面对关税战的不断对冲,再加上本来就不景气的化妆品市场,美资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消费份额可能将继续减少。而这丢失的空间将有机会被国货代替,中国本土化妆品将获得更多机遇。

如何平替高端化妆品,如何以文化品牌重塑美妆风范,很多企业都在构建全新的市场渠道,甚至早就打出了一片天地。

洞察分析 | 关税战后,中国直销可能诞生哪些全新机遇?

比较突出的企业如无限极和完美,以中草药融合到美妆,并且与多家重量级科研机构合作,以中端消费市场作为突破口,不断增加自身的竞争实力。

有战略,也需要构建营销渠道。

随着小红书、微视频渠道的蓬勃发展。不少生活美妆博主也纷纷加入到了带货的行列。美妆商品与营养保健品不同,面对社会大众和公域流量,其博弈能力精准、细致,也与当下的营销风口相匹配。

因此,直销企业的美妆产品,可适当加大使用较为流行的营销方式重构市场份额。

走向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直销企业

有资料显示,中医养生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约2200亿元,细分领域包括中药保健品(1200亿元)、养生馆(500亿元)、养生旅游(300亿元)及设备(200亿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明显,再加上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保健养生成为了人们生活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实目标。

传统养生文化上下五千年,从神农尝百草时,我们就诞生了独属于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之雏形。

面对贸易阻断,美式文化和西方思想可能在中国境内缓慢减弱,包括一些确实存在的客观规律和科学认知也可能在民族意识的超绝觉醒下,走向一段无可奈何的示弱期。(比如曾经西方医学引以为傲的脑前额叶摘除手术在后来就被认定为一种非人道的脑死亡方式。)

作为最容易被传播的中国养生传统文化,正在快速崛起,甚至正在迅速替代一些西方的普世价值。

可以发现,现在很容易刷到关于传统养生文化的内容和流量,关于鼓励中医养生文化的势头越来越大。

官媒和自媒体都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打好了底子,搭上了架子。

比如八段锦,迷人的老祖宗梗,以及各种AI自动生成古人视频都被大家玩转的不亦乐乎。

直销企业本身就对养生传统文化有着更为广为人知和积极的传播价值。

几乎所有民族直销企业都为自己的品牌和团队灌注了传统养生文化。比如绿之韵的水性文化,无限极的新平衡主义等。

面对贸易战的升级,中国自身文化的发扬必然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利用各种自媒体渠道,以传播养生文化之名,重构营销和品牌赛道,是企业必须学会的市场攻略方式。

哪怕要出海征战一带一路和欧洲地区,文化传统也将是一张大帆,借助这张大帆,方可野望世界的彼端。

代理商在选择直销企业平台时,也可注重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较强的企业平台。

如安发生物中西医双核并进,同仁堂健康拥备350年的中医养生文化。

线下经济回归直销视野

随着关税贸易问题的发酵,内循环已经成为相当长时间内一个大的经济发展趋势。

同时,国内的电商经济在过去一段时间野蛮生长,增长空间显而易见地出现不足。

还有那些板块能重新升维?

线下经济有希望成为打开市场活力的全新密钥,包括国内旅游,会务会展、门店奖励等。

直销产业作为最会开会的产业,在2024年便开始恢复各种会务活动。有的企业在刚开始启动还是用线上招商为主,规避了线下的繁琐,节约了一些出差成本。

但随着市场规模攀升,从小俱乐部聚会到大型招商活动,会务活动不可避免。

有人会说,这几年传统的门店生意真不好做。

但这主要由颇高的房租费用和大型商超集团的垄断经营结构造成。

近年来,地面经济已经接受了大时代的洗礼和变革。线下产业早已经被重塑,曾经的生态早已被打破。

现在的线下经济一定比过去几年好做,况且,好做和难做,有时是生存的迫在眉睫,也是时代发展周期往复的必然。

像现在,个体经济已经成为了线下产业的主旋律,而伴随着的便是门店,店铺,工作室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为内凝聚,向内观想势不可挡。

建议重拾门店+个体经济,激活烟火气。以三生和绿叶为例,他们分别以个体经济和超市连锁走在了前端,给直销产业好好打了个样。

另外,门店作为直销板块之外的激励,本就是代理商展业重要的一环。重拾门店赛道,让线上线下形成真正的闭环。

不得不提得是,美资直销企业因为其对华投资的确定性,以及对中国消费市场的青睐和文化品牌的沉淀,反而不会受到关税战的波及,这一点与很多传统美资企业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可见直销企业在投资战略上的远见和稳定。

其实关税战更像是川普的一种任性和放肆。它体现了美国政权的官僚、傲慢和自我认知的错误,也并非是美国老百姓的真实意愿。

商业最高的价值是互相信任,回归信任和补偿机制并非如美国政权一般一边大棒轮起,一边给一颗糖果还要来个摸头杀。

信任的最终决定权不在某一个具体人的手里,不在某一个政权手里,也不在少数媒体的喉舌总,而在老百姓的心里。

正因如此,在2025年中国春节那段时间,才会出现美国人民蜂拥进入小红书的奇怪现象。

商战就是商战,它注定会让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更加千疮百孔。

唯有相信自身的实力,才能挽救属于自己的世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