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卫: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建议:加快多维协同联动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新质食品资源开发,实现食品产业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建议:加快多维协同联动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新质食品资源开发,实现食品产业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微生物资源开发,促进生态环境和营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动智能纺织材料研究,深度赋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强化益生菌功能声称及评价研究,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食品创新配料落地应用,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陈卫: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陈卫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群体项目、重点项目等20余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基于对本职工作的深度思考,陈卫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带来如下建议:

一、加快多维协同联动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全球工程教育向国际化、实践化和交叉学科发展。2022年起,教育部全面铺开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并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任务,强调“产教融合”以打破传统高校封闭教育模式。如何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和地方优势产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创新多样化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工程教育面前的新课题。因此,建议加快多种形式的高校、政府、企业等协同联动培养卓越工程师,支持具有优势学科特色鲜明、地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聚地缘的“双一流”大学承担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责任,聚焦国家战略急需和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工程研究生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卓越工程师,赋能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

二、推动新质食品资源开发,实现食品产业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食物资源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长远利益与人民健康福祉。当前我国食品产业亟需转型,探索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模式。然而我国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功能性在当前阶段还不够充分,特别是来自森林、海洋和微生物等非耕地资源的比例偏少,无法满足现代食品产业对营养和健康的多元化需求。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如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为食物资源的开发与精准营养的构建提供了新机遇。但在食物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中,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跨学科融合的紧密度以及政策体系的完备性,均有待进一步强化与完善。因此,建议拓展食物资源边界,推动全方位资源创新;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食物智能制造体系;加大新质食品资源开发应用政策保障力度,一体推进新质食品资源的开发和人才培养,以此推动我国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提高全球竞争力,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加快推动微生物资源开发,促进生态环境和营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修复生态环境、提升食品营养品质、改善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但在资源开发与共享、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限制了微生物在生态环境和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力。随着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研究正迈入一个全新时代,为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注入了新动力。因此,建议构建微生物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微生物技术创新潜力;完善标准法规,规范微生物技术健康发展,以此提升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水平,为实现国家生态环境和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四、支持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石,对于维系当代人民福祉及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执行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等问题。因此,建议健全“综合法+基本(专门)法+配套法”相结合的农业环境保护专项法规体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建立农民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实施“绿领人才”培育工程。以此加快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体系。

五、加快推动智能纺织材料研究,深度赋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 社会,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力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智能纺织材料作为纺织与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领域,具备生物传感、智能调控等独特的功能属性,在健康监测、康复辅助等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与潜力,有望为健康养老产业带来突破性的变革,助力推动从“基础照护”向“智慧康养”的转型升级。建议强化智能纺织材料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构建覆盖材料研发、产品制造到智慧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加快智能纺织材料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速产业化应用生态的培育与完善;构建智能纺织材料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产品开发和规范市场秩序。

六、强化益生菌功能声称及评价研究,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保健食品功能声称与评价方法是保健食品研发、监管和市场推广中的关键环节。健全我国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及评价机制,规范产品功能声称,是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益生菌作为保健食品的一类重要原料,随着功能研究逐步深入,益生菌的功能在多个健康领域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功能范围涵盖十余个大类。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益生菌相关产品的功能声称与相关评价方法、配伍科学基础研究等有待强化。建议加强益生菌功能声称的科学研究,形成益生菌功能声称的证据体系;推进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在益生菌功能性评价中的应用,提升保健功能评价的科学性;开展益生菌菌株复配基础理论及科学共识研究,夯实益生菌产业创新产品开发的科学基石;重视益生菌标准法规建设,指导益生菌相关产品科学声称。

七、加速食品创新配料落地应用,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的努力下,生物合成食品配料申报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新食品原料的路径先后打开。备受行业关注的母乳低聚糖(HMOs)也逐步按程序申报审批。然而,在HMOs的落地应用上尚存在“堵点”,适应生物合成食品配料的审批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议加速HMOs等生物合成食品配料在婴配食品中的落地应用;研究进一步优化生物合成食品配料的审查机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7:04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7:09

相关推荐

  • 陕西西安举办现场观摩活动 推动特食生产企业落实“两个责任”

    10月28日,西安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强化风险防控落实主体责任现场观摩活动在阎良区举行。

    2024年11月1日
    00
  • 国家药监局复函明确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从业条件

    近日,针对有关省级局对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从业条件认定的问题,国家药监局进行了研究和答复。 国家药监局指出,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当具备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并具有5年以上化妆品生产或者质量安全管理经验。 鉴于药品、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生产或者质量安全管理的原则与化妆品生产或者质量安全管理的原则基本一致,根据…

    2022年5月10日
    00
  • 港澳台地区化妆品将标注“国妆”字号

    近日,《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并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首次明确规定,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化妆品产品备案、注册编号以“国妆网备制字”与“国妆特制字”开头。这就意味着,《办法》正式实施以后,港澳台地区化妆品将不再属于进口品。 不属于进口化妆品但仍参照进口产品管理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数为2175…

    2021年1月26日
    00
  • 分销型社交电商传销行为判断标准实务考察(上)

    一、界定传销行为的基本原则 《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对传销的概念作出规定:“本条例所称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醒,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从“拉人头”,收取入门费、团队…

    2021年3月10日
    00
  • 这个城市召开“保健品”经营者集体约谈会议 对参会经营业主提出6点要求

    为进一步整治保健市场乱象,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犯罪,有效规范泾源县保健品行业经营秩序,9月8日,泾源县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局、检察院、法院召开了“保健品”经营者集体约谈会,全县100余家保健品经营户参加了会议。 会上,组织学习了《刑法》《民法典》《食品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款,观看了典型案例《今日说法“…

    2022年9月14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