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今日立冬。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立冬时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此时养生要取阴中有阳、静中有动之意,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等方面入手,遵循敛阳养阴之道。
中医养生也把立冬作为非常重要的节气,立冬养生需要注意哪些?下面与您分享梳理立冬养生的注意事项——“防三病”“四调养”“避五寒”。
立冬
“ 防 三 病 ”
一、中风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冬季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提到:风邪和寒邪是常见的两种病因和诱因,在寒冷的冬季,风寒夹杂而至,易发生中风。另外,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血管收缩,身体适应不了,血压随之波动,易发生中风。
预防中风要做好几件事:一要防寒保暖,留意天气的变化,注意添衣保暖勿受凉;二要适当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三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的监控、治疗,保持血压血糖等的稳定,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二、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也是冬季的高发病。预防心肌梗塞首先要注意保暖,室内温度控制在18℃左右,外出不宜过久,并注意防风保暖。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若措施不力,会发生心肌梗塞甚至死亡。其次,按时服药,平时遵医嘱服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以免突发意外。
三、流感
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对于体弱的老人若治疗不及时,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所以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可看个体情况选用冷水洗脸的锻炼方式,以提高身体适应能力,防止流感发生。
立冬
“ 四 调 养 ”
一、饮食调养
“冬吃萝卜夏吃姜”饮食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又要注意不要过食燥热肥腻以免“上火”。可以适当吃:牛羊肉、鸡蛋、鱼类、核桃、牛奶等,以及适量的蔬菜水果如梨、萝卜、青菜、柑橘等,切忌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二、起居调养
立冬后注意藏,就是收藏起人体的阳气,起居应“早睡晚起”,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以收藏人体阳气,保持身体的热量,规避严寒,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由于室内外温差大,人体不适应,易引发疾病,要注意防寒保暖,减少冷空气对身体的刺激。此外,穿衣要适度,不要过少过薄或过多过厚。
三、运动调养
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冬天也可适当运动养生养阳,在冬藏的同时兼顾适当锻炼,注意选择温暖的时间段和天气,运动强度适当不可过量,可进行打球、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不要过度或大汗淋漓,使人体受寒引发感冒等疾病,同时也要做好热身,保护好关节。
四、情志调养
中医学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五志伤五脏的说法。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表示:一个人如果能始终保持安定清静的状态,心情舒畅,心境坦然,不贪欲妄想,多做一些诸如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活动,陶冶情操,修性怡神,就会达到养肾护肾、防病长寿、容颜不老的目的。
立冬
“ 避 五 寒 ”
一、避免颈寒
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或佩戴围巾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二、避免肺寒
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
三、避免腰寒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也可配合艾灸进行养阳驱寒。
四、避免鼻寒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五、避免脚寒
可以经常做足浴。足浴要注意3点: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度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