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南极有哪些生物吗?全球气候变暖,会对南极造成哪些影响?减缓气候变暖,我们能做些什么?”9月23日,由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协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生态文明第一课——泰小环探秘极地科考暨“极地科考·安利相随”专家巡讲(泰州站)活动在泰州市科技馆举办。
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工程师蓝木盛博士,用大量图片、视频作了题为《南极科考,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益讲座,带领大家“踏上”南极这片神秘的大陆。来自全市各地的近200名小学生和家长在现场聆听了专家的分享。
南极,堪称“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是世界上唯一保持着大自然原始面貌的大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背景,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
蓝木盛迄今共参加10次南北极科学考察,极地考察工作累计770余天。他介绍,从自然环境上来看,南极是“极境”,也是“极净”。“极境”说的是南极平均海拔最高,地球上温度最低,风速最大等。“极净”是因为这里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没有土著居民,没有领土主权归属。在这里,鲸鱼、海豹、企鹅、磷虾、贼鸥等是主要的优势物种。他也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极冰川消融加速,人类活动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为了保护南极,人们建立了南极保护区开展生物资源养护等。未来要做的,就是不断去研究每一种物种在南极的生存状态、未来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保护它们等。
蓝博士生动的分享吸引了小朋友们的关注。在互动环节,大家纷纷举手,回答提问、发表感想。“蓝博士刚刚讲了,现在居然在南极深海里发现了微塑料,可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有多么严重。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一次塑料餐盒的使用。”泰州实险学校六(2)班学生李星淇说。
当天下午,蓝木生博士还与相关专家、老师及学生代表一起开展了线上访谈直播活动,大家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从各自领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共同倡导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环保当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线上访谈通过新华社客户端等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超8万人次收看,收到共计327多条留言互动内容,634人参与线上抽奖。
在当天上午的公益讲座中,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负责人龙桂林作了有关泰州地下水的环保知识宣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