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 | 健康的四大基石与养生的四大支柱

 今天是第73个“世界保健日”。为了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批准日,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自1950年起,依《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正式确定每年10月13日为“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会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旨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d6488218e073156c88ec5ca7d692e55.jpg


我国慢性病现状


 由于我们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变化,特别是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各种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以糖尿病为主的代谢性疾病,这几类疾病的总死亡率已经占到人口总死亡率的87%,这对我国这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是严峻挑战。

 微信图片_20221013200448.jpg

健康素养的重要性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健康基础知识、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国家卫生部通过总结多年疾病预防控制的经验和教训,组织几百位专家收集整理提炼,早在2008年就颁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如果大家能够很好的学习并坚持这66条,预计我国期望寿命有望进一步较大幅度提升。

 

健康的四大基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健康四大基石,第一是合理的膳食,第二是适量的运动,第三是戒烟限酒,第四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心理平衡。

 

 01 合 理 膳 食

 我们要保证日常食物的多样化摄入。《公民膳食指南》规定每人每日要能够保证12个品种的食物,每周有25个品种,每天的膳食应有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充分保证一些微量的营养素的充足摄入。要坚持“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习惯。一个人每天摄入25~30克的油脂;盐每天应小于6克,即啤酒瓶盖平平的一盖;糖每天在50克以下,特别白糖、冰糖、红糖等人工糖尽量要少吃。

 

 02 吃动要平衡

 每个人的运动量平均起来大约是2500个千卡。实际上有不少人摄入的热量是高于运动消耗的,平均会多出300千卡左右,导致肥胖发生。很多慢病都是和超重肥胖有关。我国10年前提出了“121行动”——即一天1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这1万步就正好把多余的300千卡消掉,当然其他一些适度的有氧运动也是非常好的方式。

2.jpg

 03 戒 烟 限 酒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有数千种,其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可以导致肺、喉部、膀胱、肝脏中细胞基因突变,每天吸烟的烟民患肺癌、喉癌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除此之外还会造成其他脏器细胞的基因突变引发疾病。而酒中除了含有酒精外,还有甲醇、甲醛,主要对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在生活中建议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微信图片_20221013200445.jpg

 

 04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是健康的源泉,谁能保持心理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心理平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坦然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我们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

微信图片_20221013200441.jpg

 

 和治友德养生体系的四大支柱


 “和治友德”养生理论赋予传统养生以全新的内容,提出了全新的践行方法,并且以全新的表达方法加以普及推广,使高深的养生理论与实践方法自成体系。其中所涵盖的内容,是道德伦理的核心,综合治理的关键,仁爱友善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基于此,我们将“德友治和”作为养生的“四大支柱”。

微信图片_20221013200438.jpg

 【厚德】:人类在现实社会中要想实现家庭事业的基业长青和生命的“长生久视”,通过“修德”,进而达到“厚德”是第一要务。因为“惟大德者必得其寿”,只有“勤行修道德,可获极长生”。这也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具体体现。
 【友爱】: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个体的存在都以其他个体的存在为基础,互助友爱,心存仁爱之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从这个意义来说,“仁者寿”的根本是拥有“仁爱”之心。

微信图片_20221013200434.jpg

 【共治】:道德修养的完善提升,需要具体的方法支撑,以“共治”加以补充。言谈举止等身体行为,能反映出人的道德修养,而“治身之术即治心之法”,身心并重,共同治理,才能实现身心一致,表里如一。
 【和谐】:“和”是健康的根本,也是修身养性追求的终极目标。“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是天人之和:“气血冲和,万病不生”是人体之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人际关系之和。“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是对“和”的高度概括,也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集中体现。

3.jpg

 和治友德的伙伴们,让我们将每个人身心健康的个人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融合,让我们科学养生健康一生,共同享受科学养生带来的美好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2年10月13日 下午8:47
下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上午12:34

相关推荐

  • “冬眠”身体刚苏醒 春季运动不宜突然高强度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让不少人都产生了运动的想法。不过,春季运动有讲究,尤其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结合门诊情况,湖南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王靖表示,春季运动损伤患者比其他季节会略高一些,因为被“封印”了一个冬天的身体一下子“解冻”,有些人选择突然高强度运动,这就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王靖表示,对于长久不锻炼的人,在运动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牵拉…

    2022年3月22日
    00
  • 三伏天,怎么预防高温病?

    时值“三伏”,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中暑、肠胃病等高温病频发。专家提醒,老人、户外工作者、儿童在高温天气下要格外注意,合理降温,清淡饮食,及时饮水,避免发生高温病。 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介绍,近期医院收治的中暑患者增加,有些患者送到医院时体温达到40摄氏度,出现胸闷、热痉挛、大汗淋漓等症状。韩小彤提醒,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出现大汗、口渴、头晕、胸闷、…

    2022年8月4日
    00
  • 和治友德|世界卒中日:识别中风症状 把握宝贵时间

    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卒中(俗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卒中而残疾,病患家庭将因此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痛苦。   近年来,我国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还在…

    2022年10月30日
    00
  • 双迪|三伏天养生指南 炎炎夏日应注意什么

    当下,我们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热的日子。中医认为,夏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而湿为阴邪,如果湿过于旺盛,会克制阳气,并使原本应该升发的阳气伏藏起来,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之为“伏天”。 三伏天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 不宜过度锻炼 人们经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在公园、广场随处可见暴走的中老…

    2023年7月26日
    00
  • 浅谈益生菌

    近年来,含“益生菌”组分的保健品日益增多,“益生菌”的研究业也成为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 何谓益生菌? 益生菌(Probiotic)希腊语称为“ForLife”,即赋予生命的意思。早在公元前76年,罗马历史学家Plinius推荐发酵乳制品用于治疗胃肠炎,这是最早有关于益生菌(准确来说是发酵乳制品)的记载。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

    2019年2月20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