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的偏盛偏衰;各种养生方法,都是为了防止人体阴阳出现偏盛偏衰。因此,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中医学的基本治则,以平为期为目的,以恢复生命的恒常运动为根本。
具体到养生治疗的“调法”,这里只对调脾胃、调肝脾、调胆胃、调肠胃进行介绍。
调 脾 胃
脾与胃为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的传化过程。
穴位按摩推拿
1、气海
气海穴是任脉的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横指(食指、中指两指,约1.5寸),为人体“元气汇聚之海”。按摩气海穴可补充元气,生发脾胃之气,补益心肾之气,改善由气虚而引起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易疲劳、头晕目眩、自汗等症状。
操作方法:点穴按压200次,顺时针、逆时针各转200次;也可用艾灸温灸。
2、中脘
中脘为任脉的穴位,在脐上4寸(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横指为2寸)。也就是在脐中央和心窝处(剑突下)连线的中点,经常按揉此穴,可以增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温煦内脏,增加脏腑之气的流通,缓解因气虚所导致的不适症状。
操作方法:可使用手掌根部,顺时针按揉100次,令该部位有热感即可。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
调 肝 脾
肝脾关系主要表现在消化功能和血液运行两个方面。肝通过疏泄功能,疏泄胆汁,促进消化,调节体内的气机升降,促进脾运化水谷的功能。脾运化水谷精微,为肝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保证疏泄正常,疏泄胆汁,调节脾的气机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肝和脾密切合作,体现为疏泄和运化,“脾土得肝木而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血液运行方面,肝主藏血,贮存血液,调节血量,为血液运行提供充足的血液;脾主统血,通过脾气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内。肝脾失调,就会表现为血液循行障碍。
穴位按摩推拿
1、膻中
膻中穴是心包经穴,男性膻中穴在两乳头之间中点,女性乳头位置不确定,可由锁骨向下数第三条肋骨下间隙,与前胸正中汇合处;即平第四肋间,当前正中线上。也是宗气的聚集之处。具有益气宽胸,活血通脉的作用,被称作是人体的“上气海”。经常按揉此穴,能够宽胸理气,缓解胸闷、气胀、疼痛发酸的症状。
操作方法:取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掌根紧贴膻中穴,顺时针按揉3-5分钟,力量不宜过大,以局部发热为佳。
2、天枢
天枢是胃经中的大肠募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本穴经气强盛,与大肠相近,能够使胃肠胸腹之间的气机上下沟通,促进食物消化和新陈代谢,疏导胸腹乃至全身之气,改善气郁而引发的各种症状。
操作方法:先将双手相互搓热,再把手掌左上右下叠放于肚脐上,用右手以顺时针方向稍用力按揉1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稍用力按揉150次。
调 胆 胃
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胆气主升;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喜润恶燥。
胆汁由肝分泌而贮藏于胆,经浓缩再由胆排泄于小肠,有助于饮食的消化,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胆汁的生成和排泄受肝主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是肝主疏泄功能的具体体现;胃主受纳,饮食进入胃后,依赖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消磨成食糜,在脾的运化功能作用下,化为精微,以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穴位按摩推拿
1、阳陵泉
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为本经“合”穴,穴在下肢外侧腓骨小头前凹处,其功能清肝利胆,舒筋活络。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肿痛、麻木、脚气、胆腑病、口苦、呕吐、黄疸、破伤风。
操作方法:以两手大拇指同时点压此穴,自觉局部有酸、麻、胀感觉时,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坚持每分钟按摩80下,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按摩2—3次。
2、阴陵泉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是整条脾经中气血旺盛的穴位。阴陵泉健脾养血,疏肝利胆,有助于肝胆之气的升发,促进血液的生化和流通,对于胆胃不和引起的头晕眼花,心慌失眠,手足发麻,两目干涩等症状有调节作用。
操作方法:将左脚架于右腿上,用右手的拇指或中指指端用力按压左侧阴陵泉,一压一放为1次,按压50次。然后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按压右侧穴位。每日2-3次。
调 肠 胃
肠胃一般指消化系统的胃和小肠、大肠部分。而胃和小肠是营养吸收的核心。人体需要的营养几乎都需要经过肠胃。肠胃成为消化最重要的器官。若饮食不节,食积停滞,壅塞气机,损伤脾胃,食物不消化,食滞胃脘,就会导致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等;日就不消,邪在胃肠,致寒热失调,腹痛欲呕,心下痞鞕,治宜调和肠胃,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穴位按摩推拿
1、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位,将膝关节屈膝,可以摸到胫骨外侧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将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在凹陷往下大概四横指的位置,胫骨外侧边缘约一中指宽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肚腹三里留”,本穴对肠胃不和有调理作用,还能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被称为“长寿穴”。
操作方法:找准足三里位置后,可用拇指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亦可手握空拳,轻轻敲打该穴,轻重以自觉酸胀为度,次数不计,闲暇时都可操作。
2、丰隆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在外踝尖前缘和外膝眼作一连线,在此连线中点处即为本穴,有联络、散布之意,络穴具有输送营卫气血以渗灌濡养周身组织,畅通气血,增强脾胃运化痰湿的能力,从而尽快化解体内潴留的痰湿,对痰湿困阻,清阳不升有调节作用。
操作方法:取坐位,左右手可同时握拳敲打两侧丰隆穴约50~60下,令局部有酸、痛、热感为佳。每日一到二次。
弘扬养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人民健康素养水平关系国计民生。让我们将每个人身心健康的个人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融合,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够通过《养生理论应用枢要》一书,读以致用从中受益,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享受科学养生带来的美好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