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小雪养生重点为补肾,藏精。藏的意义,是让身体精气不要过度消耗,趁着这个时候好好养精蓄锐,为的是来年,有一个更好的状态。中医的话讲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小雪养生常识
1.多食粥汤
冬天多食热粥有益健康,如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冬季多喝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鱼汤则有健脾开胃、止咳平喘等功能。
2.多饮热水
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蜂蜜水可润燥解毒,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梨水可以润肺止咳,都是这个时节不错的选择。
3.勤于运动
小雪过后,虽然气温更低,但积极锻炼也不要放松。适宜的运动能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也不可运动过度,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养生要顺应天时,只有顺应外在的气候变化来调适自身的正气,才能让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根据气候变化,小雪养生还可从“一清一防一补”做起——清内火、防风寒、补肾阳。
一清:清内火
小雪时节虽然还未到严冬,但外面的气温已经相当低。冷空气一到,人们就习惯宅在室内,用暖气、空调取暖,连带着添衣进补。这就导致体内的虚火还来不及清泻,便被包裹在体内,人就容易生“内火”。比如,口腔溃疡、痘痘丛生、大便燥结,这些就是内火的表现。加上天气干燥,容易引起肺火旺盛,从而出现咽喉干痛、燥热咳嗽、痰中带血等不适症状。
因此,小雪时节,建议大家在饮食上以清火滋阴为原则,少吃麻辣香锅之类的辛辣食物,多吃白菜、白萝卜等当季食物。白萝卜能清火、降气、消食,生吃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熟吃可益脾和胃、消食下气,跟羊肉一起炖汤喝,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如果肺火旺盛,咳喘厉害,建议大家“生吃萝卜熟吃梨”,可以润肺清热、养阴生津、止咳平喘。
一防:防风寒
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建议大家防风防寒,尤其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骤然受到寒冷刺激,会引起机体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此外,晚上睡觉前,可用陈艾叶加姜煮水泡脚,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质量等作用。
一补:补肾阳
补肾阳有两层含义,一是补肾,二是养阳。根据四季养生的原则是:冬季对应五脏中的肾,顺应天人合一,当以养肾为主。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过肾、膀胱的气化作用,除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外,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其次,冬季阴盛阳衰,人体要注重养阳,以潜藏阳气,为来年春天做准备。
补肾:可从饮食角度多加调理,黑色入肾经,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血的作用,黑豆、黑米、黑枣、黑木耳等也都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养阳:多晒太阳,起到生发阳气、温通经脉的功效;早睡晚起,晚起不是说睡到八九点,而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此时天地间的阳气开始慢慢积累,此时适度活动大补阳气;热水泡脚,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保护头部,头为阳经汇聚的地方,不能受寒,外出要戴帽子、围围巾,注意保暖护阳气。
免责声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