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下发核查直企变相转让牌照通知释放出的8点信号

直销行业整体经营业绩下滑是客观事实,企业在逆生长中寻求发展突破情有可原,但不可触碰法律红线。

2021年9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核查直销企业以合作形式变相转让直销经营许可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就近期舆情反映的部分直销企业通过挂靠、转让股权、相互交叉持股等方式与其他企业合作,涉嫌变相转让直销经营许可的现象,进行进一步规范与风险防范。

通过对《通知》的详细分析,《知识经济》认为《通知》释放了以下8点信号。

1.防止直销行业再次出现行业性风险

《通知》指出,为进一步规范直销市场秩序,有效防范化解行业风险,要求各省市区全面排查2019年以来,直销企业的股权变更及设立控股子公司情况;直销企业的合作方、关联方是否存在挂靠直销企业、打着直销企业名义、借助直销牌照影响力从事直销活动等。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通过线上舆情监测发现问题后,总局迅速反应并高度重视,见微知著,就相关问题在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进行排查。摸排核查具有全局观、系统性防范风险的特点,旨在为直销行业营造一个规范发展的市场环境。

2.监管与服务并重,推动直销行业规范发展
《通知》指出,近年来,直销行业整体经营业绩下降,个别直销企业为促进经营,与其他企业合作,甚至与未在我国进行商事登记的国外直销企业或团队合作,存在规避法律、逃避直销经营审批的风险隐患。

对核查中发现存在问题苗头的,监管部门要综合运用舆情监测、约谈告诫、行政指导等多种方式……

市场监管部门对直销行业经营的整体下滑是知悉的,也能理解企业发展脱困的初衷,但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合法规范的基础之上。对有违规苗头的企业,并不是以简单粗暴的处罚为主,而是采用约谈告诫、行政指导等多种方式,体现出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发展的体恤和监管上的善意。

《通知》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监管思路,旨在帮助直销行业打造规范公平的营商环境,体现出行业监管为规范发展服务的思路。

3.加强对舆情的监测和重视,防范于未然

此次全面核查的背后,体现出互联网舆情监测在监管环节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知》明确指出,核查是根据舆情反映所致,由此可以看到市场监管部门对舆情的重视程度。

《知识经济》了解到,总局目前已在重庆、浙江、泉州、深圳等地设立网络监测点单位,运用互联网技术监测发现相关线索,通过不断丰富数据归集渠道,据此进行准确研判。相信媒体的客观报道等舆情活动将越来越对企业和行业形成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影响。

4.直销牌照的挂靠、转让将成为未来重点监管方向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关注直销企业挂靠、转让股权、相互交叉持股等变动情况,研判风险隐患,加强动态监管。

从2019年开始,国家商务部取消了所有申牌企业的申请,两年多的时间,没有再颁发一张新的直销牌照,因此部分企业对直销牌照的市场需要越来越强烈,曲线获牌的冲动与可能性也变得越来越大,市场监管部门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苗头。
“直销企业挂靠、转让股权、相互交叉持股等变动情况”将成为未来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方向。

5.高度重视未在我国进行商事登记的海外企业偷渡行为

《通知》特别强调,部分直销企业与未在我国进行商事登记的国外直销企业或团队合作,存在规避法律、逃避直销经营审批的风险隐患。

《知识经济》发现,不少海外直销企业为在我国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不通过正规合法的程序进入中国,而是走捷径,以借壳甚至偷渡的方式,绕过中国政府的监管,大肆在中国市场违法违规经营。《通知》表明,市场监管部门对这种行为零容忍。

6.借壳直销被定义为违法活动

《通知》要求直销企业严格遵守《直销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不得以合作形式变相转让直销经营许可,不得帮助合作企业规避法律、逃避审批,以借壳方式开展违法直销活动。

显然,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将借壳直销牌照开展直销活动定性为违法行为,由此可见市场监管部门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决心。

7.重点核查被点名的4家企业是否存在变相转让直销牌照的行为

《通知》点名要求重点核查安永(中国)、天福天美仕、大溪地诺丽、理想科技四家公司是否存在以合作方式逃避法律监管、变相转让直销经营许可的问题。

据《知识经济》了解,2021年初,美国直销公司新生命(New U Life)通过与获牌企业天福天美仕合作,偷渡中国市场,并在台湾举办了大型招商活动,曾公开宣称将在中国内地开展直销业务。

8.相关核查到2021年11月30日截止

《通知》明确规定了相关核查的截止时间到2021年11月30日,表明市场监管部门并没有把对直销行业的核查扩大化的趋向,总体上还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监管思路,并不会因此制约行业的规范发展。

结语

直销行业整体经营业绩下滑是客观事实,企业在逆生长中寻求发展突破情有可原,但不可触碰法律红线。此次总局的全面摸排核查,一方面明确了监管部门坚决杜绝对一切违法违规乃至处于灰色地带的企业行为的决心,一方面也体现了监管部门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工作站位,一切为了企业发展,一切为了行业永续。

免责声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10月19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21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警惕医美消费背后的“美丽陷阱”

    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于今年6月-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行业监管不断升级同时,行业内部也在强化自律。 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新氧科技联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起了医美行业自律行动,进一步严格医美机构、医生审核机制,定期公布平台治理情况。 当下正值暑期…

    2021年7月1日
    00
  • 康力成立康力大系统

    康力在2024年持续发力易萃享引领下的AI助力精准健康赛道。因为市场发展一般,加上康力在研发上的过度投入,导致企业运营压力过大,入不敷出,因此康力对公司研发和运营人员进行了优化。

    2025年2月20日
    00
  • 直销企业欧瑞莲上半年销售额达5.011亿美元

    据DSN消息,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欧瑞莲公司第二季度业绩达到2.336亿美元,上半年销售额5.011亿美元。 

    2023年7月25日
    00
  • 600万从业人员,中国营养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超6000亿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惠23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暨2021亚洲天然及营养保健品展(简称HNC健康营养展)上表示,过去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营养健康产业在产业链、供应链遭受重大挑战的情况下,依然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好势头,进出口两旺。据医保商会统计,2020年,中国共进口营养保健食品4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出口达到21…

    2021年7月6日
    00
  • 中央提供财力保障确保退税及时退付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23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退税减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全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财政部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 许宏才介绍,这1.2万亿元分三部分来安排,包括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专项资金、其他退税减税降费专项资金和补充…

    2022年3月25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