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加持功能性食品,宣传仍有“擦边球”嫌疑

保健品赛道,从来都是遍地黄金。

一群大佬已经身体力行地证实了这句话。娃哈哈的宗庆后、农夫山泉的钟睒睒以及巨人网络(002558)的史玉柱,都曾靠着搞保健品发家致富。每一代人的健康焦虑,都可以被当成贩卖的筹码。

新消费时代亦是如此。早中晚吞下一片保健品、下午再来一点功能性食品当小零食,“脱发”“失眠”“眼疲劳”社会人的一切社会病,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似乎都有解,即使没有肉眼可见的效果,至少也会有点心理慰藉。

但事实上,有营养师已明确表示,保健品并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对于疾病的治疗。而功能性食品既宣称自己是食品,又巧妙宣传功效的“试探性”做法,在未来科学知识的不断科普下,在更趋理性的消费理念下,或非长久之计。

风口之下,功能性食品营销迎合年轻人,好吃诉求“比肩”功能诉求

营销,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从未缺席过。多个在上世纪末风靡一时的保健品口服液,都是依托当时的主流传播媒介,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并最终以无限风光姿态,创造了销售奇迹。

到了如今的流量时代,按照千篇小红书种草贴、知乎谢邀问答、B站Up主推广、头部主播带货的路子走一遍,保健品、保健品食品品牌也出了爆款。此外,在新消费的加持下,功能性食品赛道也凭风借力,直上资本青云。

当然,养生大军急需“粮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天猫医药馆的一个调研结果显示,在所有代际中,95后、00后的“健康自评分数”最低,他们的健康焦虑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父辈。

一位28岁,日常服用保健品的女性消费者告诉财经网产经,自己并没有指望吃了保健品身体就会变得更好,只是平时工作太忙经常熬夜,缺乏锻炼,更希望通过保健品改善一下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有着4年药房工作经验的健康管理师、小红书博主“然然知道”告诉财经网产经:“现在的年轻人和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大多是出于两个目的,第一是身体存在问题,希望通过保健品调理身体,二是希望借由保健品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

站在风口上,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品牌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流量”,既赚得销量又收获融资。其中,营销声量比较大的包括minayo、Lemonbox、buffx、Nelo等。而据财经网产经梳理,今年开年以来,多个品牌也都相继完成了一轮融资。

637695447799200981-2147483648.png

数据来源:天眼查制图:财经网产经

新的保健风潮中,一个明显的大趋势则是,零食与保健品的边界更趋模糊,零食形态但具有保健功效的功能性食品更加备受追捧。

在口感方面,软糖、饼干、果冻形态等最为主流,酸甜的果味、巧克力味大行其道。在小红书上,某品牌的一款“富铁软糖”产品,无论是官方还是KOL发布的种草帖,都倾向于强调其软糖形态“好吃”“酸酸甜甜”;某网红蛋白棒的宣传文案上,也使用了“一口下去就是布朗尼本尼”“有浓浓的可可香”等着重强调口味。

从功能上来看,这些功能性食品则牢牢抓住了社会赋予年轻人的痛点。此前,丁香医生发布的《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困扰90后和00后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皮肤状态不好、情绪问题、身材不好、肠胃不好、睡眠不好等。而功能性食品的营销文案中常出现的关键词,恰好迎合了Z世代的健康问题,“适合熬夜党、气色差”“摆脱熬夜暗沉肌”“真心推荐给黄黑皮”等文案频现,更有甚者,在文案中使用诸如“被认为只有16岁”“白嫩肌+沙漏腰”“女神就要白瘦美”等,制造年龄、外貌焦虑从而收割消费者注意力。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告诉财经网产经:“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我国食品类别可划分为普通食品与特殊食品两大类,特殊食品中包含了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主要针对特殊人群,其标识是一个蓝帽子。但分类中并没有‘功能性食品’的名称。功能性食品在国内不是一个法定的概念,在特定概念上,功能性食品就是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功能性食品在产业界是食品和药品的桥梁,可满足个体对健康的需求。这类食品在国外其实被称为膳食补充剂或者机能性食品。大部分情况下指的是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

财经网产经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多个网红功能性食品的相关产品,其客服均回复称,自家的产品是普通食品,非保健品也非保健品食品,并无蓝帽标识。

成分雷同,实际效果有待考量

不仅是营销手段雷同,功能性食品之间添加的成分差别也不大,财经网产经观察发现,“益生菌”“褪黑素”“维生素”“酵素”等是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最常添加的几种成分。

针对一些品牌为了“独树一帜”,会宣传单颗产品等于几个柠檬,所含维生素C从特定水果中提取等宣传手段。王旭峰告诉财经网产经:“以维C为例,一般贵的维C都是保健品批号,具有蓝帽子标识。保健品执行的是食品标准,除了主要的维生素C还有添加剂,但便宜的维生素C,比如药店2块钱一瓶的那种,一般都是药品,其中添加剂较少,通常每片固定100mg的维生素C含量,当然,国家对其管控也更严格一些。无论哪种维C它的化学分子式都是一样的,都是抗坏血酸。商家宣称的从不同水果中提取等,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水果中含维生素C含量的不同。”

除了常见的几种成分外,最近“GABA”“玻尿酸”等一些更新的成分,也被逐渐运用到了功能性食品中。

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透明质酸钠(即“玻尿酸”)列为新食品原料,允许在普通食品中添加。此后,多个品牌都陆续推出了含有玻尿酸的饮品、食品等。财经网产经发现,H企业旗下的一款玻尿酸饮用水,在淘宝详情页上,并没有正式宣传该款水有任何功效,反而着重宣传了玻尿酸的功效,但还是写出了“美美的喝水喝水美美的”等文案。或许是想试图让消费者在水与变美之间产生一定的“遐想”。

玻尿酸入食品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财经网产经发现,小红书博主“十四点”,曾公开发视频质疑某饮品品牌推出的玻尿酸气泡水宣传中提到的“1瓶气泡水中添加了68mg的玻尿酸,相当于4次面膜”是偷换概念。因为68mg的玻尿酸相当于敷4次面膜,并不意味着喝了这瓶水就有四片面膜的效果。“就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水喝就行了”十四点在视频中称。不过,财经网产经搜索发现,该品牌目前已经在旗舰店下架了该款玻尿酸气泡水,客服明确回复称,不在售,具体原因不清楚。

此外,专注于营养代餐的网红品牌W所推出的一款玻尿酸夹心软糖的淘宝“问大家”评论中,在一些对于效果的提问里,也出现了“没看到效果”“效果暂时没感觉”等偏向于负面的评价。

除了玻尿酸外,“GABA助眠软糖”成了继褪黑素之外,比较受欢迎的一种产品。上述专注于营养代餐的网红品牌W推出的一款睡眠软糖糖果里,就添加了“GABA”成分,并在文案中注明,“本产品所有的原料都是食品级别的,没有副作用”。

但王旭峰告诉财经网产经:“GABA又称γ-氨基丁酸,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非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动物大脑和植物体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传递物质。具有镇静抗焦虑、降血压、降血氨、恢复脑细胞、调节激素分泌、促进乙醇代谢、改善脂质代谢等生物学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虽然γ-氨基丁酸在国内临床和生活保健品上用得广泛,但其主要功能效果并无高质量研究证明,尚需要严格的人群试验结果加以佐证。”

对于功能性食品商家抢滩新成分,制造需求的这种现象,“然然知道”对财经网产经分析称。“科学知识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的,很多前沿的科技被保健品公司用到了产品中,不能简单的说是一种制造出来的流行,因为如果能让大家从新科技中受益,是很不错的事情,但是有一些比较前沿的成分,依据的科学基础尚待夯实,许多产品还是基于概念,而不是依据营养健康科学数据,比如说没有大型科学的实验数据证明,这类产品不建议大家太早尝试,保健品的安全性很重要。”

结语

披上了新消费的外衣,带上了功能性食品的帽子,普通零食摇身一变,已比肩保健品,年轻的焦虑一代也俨然已经成为了养生大军,即使是买个安慰,也肯为健康一掷千金。而“然然知道”则指出“保健品更加侧重于身体的长期调理,如果想寄希望于通过保健品治疗疾病,事实上有可能耽误疾病的治疗。普通人饮食搭配健康,摄入足够,不一定需要吃保健品或者功能性食品,很多营养靠均衡的饮食就可以很好补充。”

现在,功能性食品商家基本上已与保健品、保健品食品划清了界限,明确自身食品属性,在此基础上,再宣传食品中所具有的功效,既“巧妙”规避了更强力的监管,独特的“功效”“成分”也为自身镀了金,价格也水涨船高。但看似精巧的设计,终归不是长远之计,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许才能在未来日趋理性的消费环境中,步伐走得更稳健。

免责声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10月9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12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淘小铺业务关闭 行业洗牌后社交电商突围之路在哪?

    近日,阿里旗下应用淘小铺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策略调整,商品交易等相关功能将于2021年10月11日晚间停止。 淘小铺推出两年时间便关停,这也意味着社交电商之路不好走。今年早些时候,杭州贝店总部门口曾每天都聚集着向贝店要欠款的店铺商家,而这一幕曾于2019年10月时,在淘集集的办公所在地也发生过。 近些年来,从花生日记、蜜芽、环球捕手到环球好货等,一批社交电商…

    2021年9月16日
    00
  • 安惠公司2023财年第三季度市场工作会议举行

    7月5日,安惠公司召开2023财年第三季度市场工作会议,会议由市场部副总监顾峰主持。江海系统市场发展委员会委员、大市场相关负责人100多人参加会议。 安惠公司企划部总监唐懿介绍企划近期工作。他剧透了安惠全新品牌广告,推介了人物IP形象——安晓菌,强调了视频号“点亮红心,竖起大拇指”及二次传播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积极参加“健身动起来,健康向未来”视频号大赛。 …

    2023年7月7日
    00
  • 案值近100亿元!全国首例“二维码套现”案告破

    纪实网讯 近日,扬州江都警方通报,警方从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移交的一条线索入手,深度挖掘、巡线追踪,成功破获“4·08”特大非法经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梳理涉案资金近百亿元。 据悉,该案是全国首例利用商户收款码非法套现案件,嫌疑人作案方式前所未有,活动范围遍布全国十几个省份。 工薪族银行卡每月出入数百万元 2020年8月19日,人民银行扬…

    2021年10月28日
    00
  • “黑发保健品”现短视频平台,近千人被骗1000余万元

    纪实网讯 “双十一”来临,不少人提前做好购物清单,加入“买买买大军”。不过,在享受价格优惠的同时,消费者也要留心网络消费陷阱和电信诈骗。 11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通报一起在短视频平台低价推销“黑发保健品”的网络购物诈骗案件。犯罪团伙利用人们对长白发的焦虑,持续、多次对被害人实施诈骗,涉及全国各地受害人近千名,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 今年7月,市民张女士在…

    2021年11月12日
    00
  • 电视购物频道播放虚假广告,保健食品当药品宣传忽悠老年人

    近日,在电视购物频道“优购物”上播放了一则广告,推销一种名为“斯里兰卡Bestir原装进口五层龙”的茶,有网友质疑其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将保健食品当药品宣传,忽悠老年人上当购买。 在这则广告播放过程中,电视屏幕的最左侧标注着一行小字:“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而在主持人的描述中把“斯里兰卡Bestir原装进口五层龙”这种茶当作了药品宣传,称“…

    2021年6月22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