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 | 寒露养生:滋阴润肺注意保暖

78.jpg

79.jpg

 

纪实网讯 今日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

正如俗语所云,“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在寒意渐浓、秋冬交替的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一、饮食养生

在饮食上应遵守“滋阴润肺,少辛增酸”的原则,以适应寒露的气候特征。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引起肺燥,而秋季正是肺部比较敏感脆弱的时候,所以秋天是不适合吃辣的时节。饮食养生,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多吃甘淡滋润的食品:

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预防缓解咽干口燥的情况。梨、柿子、香蕉等水果,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蔬菜,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都适宜此时食用。

早餐应吃温食:

最好喝热粥,而粳米、糯米均有非常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80.jpg

81.jpg

二、行为养生

防寒保暖:

天气寒凉,日夜温差大,做好保暖工作是第一步。“寒露不露脚”,防寒要从足部开始,两脚距离心脏是最远的,所以血液供应很少,且脚部脂肪层很薄,容易受刺激。脚部冰冷是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有些女性和老年人经常手脚冰冷,脚部受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和毛细血管收缩,而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以使得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82.jpg

早睡早起,保证睡眠: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让身体状态好转,精神状态也会变好。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内保湿:

寒露过后,秋季干燥的现象愈发明显了,这时室内保湿工作要开始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即可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适合秋季摆放在室内的绿植有:绿萝、富贵竹、风信子、花叶万年青等。

83.jpg

 

适宜运用健走慢跑:

寒露前后温度变化很大,由开始的凉爽变成了寒冷,很多人都不能做到及时的适应,这段时间不适合做太剧烈的运动,健走和慢跑这种缓和的运动能活动全身的肌肉,也能适当增加身体阳气。

室内运动,瑜伽建身:

寒露时节环境温度偏低,不适合过多的室外运动,室内运动是很好选择,其中瑜伽更是不错的选择。瑜伽也是全身性的运动,对晚秋这种运动较少的时节,有活动筋骨、疏通血脉的效果。此外在瑜伽前后还能进行静坐冥想,调节人的精神。

84.jpg

三、心理养生

寒露时节心理精神上的调养也非常重要,此时气候渐冷,且越来越干燥,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易在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定、易于伤感忧郁的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调节情绪:

中医认为悲伤是伤害身体的一种情绪,同时过度兴奋激动,使得阳气浮动,很容易引发疾病。因此应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将不良的情绪及时地宣泄出来,让心情平静安详,乐观豁达。平时多参加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去做做运动,陶冶情操,稳定情绪。

扫除抑郁: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平时可多做运动以此来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限乐趣。这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85.jpg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生一切成就的财富根源,更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命题。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于智敏教授和天津和治友德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金明先生联袂主编的当代养生理论奠基之作——《养生理论应用枢要》,是一份来自健康的邀请,希望您则其善者而笃行之,踏上健康幸福之路。

本文稿不涉及商业传播和广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10月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9日

相关推荐

  • 和治友德|世界肾脏日-生命之本 关注肾健康

    号角网讯 今天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鉴于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为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以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重视慢性肾脏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经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 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1990-2017年全球慢性肾脏病…

    2022年3月10日
    00
  • 化解免疫危机?科学家:核苷酸或可帮大忙

    12月举办的中美感染病学会议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强调,在此阶段感染高峰期即将来临之际,老年人的保护尤为重要。 面对媒体采访,张文宏医生表示:“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那么针对60岁以上的脆弱人群,如何温和地提升免疫力?塞尔维亚科学家的实验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30名男性持续补充“核苷酸”物质,人体耐力和免疫反应得到明显提升[1]。 一、14…

    2023年1月7日
    00
  •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中医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今日,我们迎来寒露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此时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余学庆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寒露时节起,天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 在饮食方面,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香燥和生…

    2022年10月10日
    00
  • 中西药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乙肝肝纤维化改善率

    “重视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治疗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介绍,在“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西药联合治疗提高乙肝肝纤维化改善率获得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未经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将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发生肝硬化、肝癌。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指出…

    2022年8月5日
    00
  • 和治友德 | 大雪万物潜藏 养生关注补肾

    闻说登莱雪一尺,此中晴色更无云。安得北风从海上,满天吹过玉纷纷。 大雪时节悄然而至,寒风落了黄叶,徒留一树琼枝。一场雪后,大地换上银装,世间虽寒冷却美不胜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雪景情有独钟,留下了经久不衰的咏叹。此时,也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的时候。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冬季对应…

    2021年12月7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