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助力 提升直销监管精细化、智慧化水平综述

纪实网  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会同相关部门,以分类监管为基础,以监测平台为支撑,以行政指导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提升直销监管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分类监管为基础

直销市场情况如何?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精细化标准统一部署、统一方案,对直销企业及分支机构、服务网点和经销商进行全面“体检”。

具体到“体检”项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直销管理条例》规定,根据直销监管对象的不同,制作直销企业分支机构评分表、直销企业服务网点评分表、直销企业经销商评分表等3张考核评分表,对直销企业综合评分。

根据综合评分高低,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每年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不同的信用等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避免评定的随意性,防止评定终身制。2020年,重庆市A类企业24个。

动态分类监管机制的建立,有效促进直销企业守法经营。截至目前,重庆有26家直销分支机构,直销员近5万人,全市直销行业总体规范有序。

监测平台为支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直销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活动日益普及,传统的监管手段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为支撑,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搭建情报信息平台,建设网络传销监测平台,建成电子证据实验室,直销监管的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

情报信息是监管执法的基础。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建成集互联网情报监测、情报分析研判、情报信息管理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情报信息工作平台,对全国300多个重点大型网站、微博进行24小时智能搜索,实时抓取直销相关情报信息,运用智能分析研判工具箱对信息智能化处理,并无缝衔接经济户口、12315举报投诉、案件查办、广告监管等各类业务系统,及时掌握直销市场的相关问题信息。

如何有效收集和固定电子证据成为当前监管执法难题。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率先建立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电子证据取证实验室。该实验室具备电子证据的远程取证、现场勘验和实验室分析三大功能,可以及时对涉网的违法行为进行网络存证,对网上虚拟身份远程定位和“落地”,复制、提取和固定现场的电子证据,对损坏数据、密码文件等予以恢复、破解并综合分析。

行政指导为抓手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指引并举,加强对直销企业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指导,提升日常监管水平。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摸排在渝直销企业情况,指导企业全面自查。2019年10月,印发《关于开展直销行业自查工作的通知》,部署直销行业自查工作。去年1月和5月,先后两次发出直销监管提醒告诫书,严禁直销行业相关经营主体、人员借新冠肺炎疫情炒作,规范直销行业食品宣传,为全市直销行业宣传活动画出红线。同时,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向被检查企业通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于严重违法行为以及通过告诫拒不整改的,坚决依法查处。利用座谈会、联席会、上门走访等机会,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工作,指导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去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走访直销企业和直销企业经销商932户,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开展行政指导351次。

围绕促进直销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率先出台《重庆市直销行业合规经营指引》,对直销行业招募、培训、计酬、宣传、销售、售后6个环节作出全链条多角度经营指引,进一步提升直销监管规范化水平。

为防范化解直销领域涉众型风险,去年8月,重庆市承办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第一期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普法大讲堂。今年5月,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向在渝直销企业、直销企业分支机构发出《关于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防范化解直销领域涉众型风险的通知》,就防范化解直销领域涉众型风险工作,对在渝直销企业、直销企业分支机构提出明确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五年。下一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将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建立健全直销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长效机制,提升直销监管工作水平,推动直销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唱好成渝“双城记”,促进双城经济圈建设。

本文稿不涉及商业传播和广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9月23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9月25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互联网融合引领凸显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纪实网 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正在成为引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2021年上半年,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不断深入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据保护、平台经济反垄断等领域立法与监管不断完善,助力数字化治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

    2021年9月1日
    00
  • 10月社交新零售行业融资报告:融资超71.66亿元,互联网医疗何以“吸金”?

    纪实网讯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1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54亿元,同比增长4.9%,比2019年10月份增长9.4%,两年平均增速为4.6%。 图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 1—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0376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4979亿元,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

    2021年11月22日
    00
  • 知识付费“下半场”,机会在哪里?

    纪实网 7月16日讯 (人民网)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李彤、实习生刘可心)近年来,在资本和技术的加持下,知识付费领域正从产业风口转向沉稳运营,如何看待现阶段的产业发展,进入“下半场”机会在哪里?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起豆丁网、罗辑思维等相继试水知识付费领域,在2015年新增知识付费相关企业数量突破700家,达到近十年最高值。此后,行业每年新增…

    2021年7月16日
    00
  • 源初公益基金会远赴四川山区传递爱心

    2024 年 4 月,天津市源初公益基金会一行踏上了爱心助学之旅,来到四川山区,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达维镇夹金山红军小学与小金县新桥乡小学带来了满满的爱心与关怀,向两所学校捐赠了课桌椅、文具、校服、教学一体机以及打印机。

    2024年4月30日
    00
  • 春节长假带火“面子工程”,轻医美项目迎“小高潮”

    号角网讯 春节假期刚刚画上句号,重回岗位的打工人是否有发现,身边的同事朋友似乎已“悄悄变美”? 2022年春节,出于疫情防控考虑,不少公司选择提前放假,小长假周期再度被拉长,加上疫情限制了人们异地走亲访友和旅行计划,因而,皮肤美容、微整形等需求进一步被激发,最终带动“面子工程”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美主力军90后相继迈入30岁门槛,轻医美项目逐渐成…

    2022年2月15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