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养生四大方法——通、调、补、养

16.jpg

 

纪实网讯 中医养生方法很多,从具体操作方法角度而言,各种养生方法都可以用“通、调、补、养”四法来概括。
  张子和《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指出:“吐汗下”三法可涵盖其他各种治疗方法;清代名医程仲龄《医学心悟》首次提出“八法”。指出:“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高度概括了中医治疗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各种治法的完美结合,圆机活法,灵活变通,又体现了大道至简,执简驭繁的特色。

基于此,作者参考借鉴了历代中医学的治则治法研究成果,结合多年养生保健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提炼出“通、调、补、养”四法。此四法各有侧重,能够实际兼顾到德、治、友、和养生“四大支柱”以及饮食、行为、心理养生“三大原则”,并将其落到实处,有提纲挈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能精准实际指导养生实践。

 

17.jpg

 

养生四大方法
通  调  补  养

【通法】
  何谓通?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通,达也”;《周易·系辞传》:“往来不穷谓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吕氏春秋·达郁》:“血脉欲其通也”,突出了人体血脉当以通利畅达,和顺无碍为顺。
  【调法】

中医“八法”没有“调法”,“调法”属于“和法”范畴。补偏救弊,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其根本的都是在“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是中医养生治病的根本,也是中医的治疗原则。
  【补法】

补法通常是针对虚证而设,是“虚则补之”的具体体现,属于中医“扶正”的范畴。扶正祛邪是中医养生治疗的两大原则。疾病过程中,邪正双方的盛衰决定着证候的虚实和预后转归。扶正祛邪就是依据人体正邪盛衰而确立的治则,也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治疗方法。
  【养病法】

养病与养生,归根结底都落实到一个“养”字。日常保养,未病先防;患病后积极主动配合医疗的综合调养,既病防变;疾病痊康复过程中的愈后防复,共同构成“养”的重要内容。对病者而言,养病直接关乎到治疗效果的取得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


18.jpg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生一切成就的财富根源,更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命题。《养生理论应用枢要》是一份来自健康的邀请,希望您则其善者而笃行之,踏上健康幸福之路。

 

19.jpg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9月2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9月4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中医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今日,我们迎来寒露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此时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余学庆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寒露时节起,天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 在饮食方面,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香燥和生…

    2022年10月10日
    00
  • 年轻人也会成为松花“粉”

    松花粉,古代起就是药食同源的珍贵品种。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的干燥花粉。淡黄色的细粉,气微,味淡。 历年来的药典对松花粉均有记载。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松花粉即松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本部第十三卷记载:“松花粉,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现代《中药大辞…

    2019年8月22日
    00
  • 冬季流感“大作战”,你不能错过的N个点!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025年1月16日
    00
  • 和治友德 | 做好春季护肤 绽放美丽芳华

    又到了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春季,因为天气的变换,此时皮肤往往会出现干燥、脱皮、过敏等问题,困扰爱美的朋友们。

    2024年3月27日
    00
  • 和治友德张大宁:睡眠是养肾保肾的重要内容

    号角网讯 今天是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能帮助我们身体得到修复,巩固记忆力,增强免疫功能,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睡眠质量与人体免疫力呈正相关。…

    2022年3月21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