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升级还需加快步伐

18.png

纪实网 8月5日讯 “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让内循环担当起新发展格局的主体角色,并让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之间形成良性互动,除了要在供给端做大做强“中国制造”,还要在需求端做多做高“中国消费”。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21年上半年全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0%,比2019年同期增长9%,两年平均增长4.4%,而在过去两年间,全国GDP平均增长5.3%。毋庸置疑,现阶段消费对于我国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是加强消费对我国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抓手。

相对来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座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城市不仅消费能力在全国排名靠前,而且在消费环境和消费设施上也更加完善,且开放度较高。它们完全有基础有能力在打造国际化的“中国消费”过程中走在前面,去探索、去引领、去示范。

如何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好发挥消费促进作用?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不仅有必要体现出“中国消费”的更高水平,而且也需要更注重探索模式的多元化。随着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我国的消费升级步伐在近些年来也在加快。然而,收入增加因素仅仅是提升“中国消费”的关键因素之一,消费多元化也可以体现在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信息化等其他关注点上。因此,必须要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除了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外,还要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可以这样说,在培育国际化“中国消费”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期待着大量高水平消费需求的“水到”,另一方面也不希望看到在满足高水平消费需求上“渠未成”,而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是为了能早日实现国际化“中国消费”的水到渠成。

与此同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还需要体现出更加接地气的国际化特征。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切忌雷同,必须因地制宜,张扬本地特色。只有各具特色与风味,才会对国际品牌和消费者有吸引力,吸引国际品牌入驻,吸引消费者消费。

扩大消费、促进消费升级,除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应不拘一格,营造其他类型的国际化消费中心。例如,海南正在依靠自身优势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希望通过抓住旅游业这个“牛鼻子”,激活海南的消费产业链。现阶段,海南正在推进的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范围已经延伸到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生态休闲、民俗风情、离岛免税等诸多领域,而首届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的成功举办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巩固海南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地位加了分。(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8月4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8月6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Z世代”崛起,引领消费市场新潮流

    冲牙器、美容仪、空气炸锅、筋膜枪等“网红”小家电成为春节购物车里的新宠,手机、智能手环、VR眼镜等被列入“孝心年货”,“00后”春节冰雪旅游预订量同比大涨,便捷又充满仪式感的年夜饭预制菜深受年轻人喜爱……这个虎年春节,伴随“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人群)成为新的消费主力军,“后浪”们的消费主张正在深刻影响着消费市场。 “Z世代”消费主体异军突起,…

    2022年2月15日
    00
  • 康婷集团荣膺“健康产业融合平台”奖

    于高山之巅,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觉长风浩荡。2023年11月21日-23日,“2023新经济风云榜暨知识经济专家委员会议”在重庆召开。康婷集团企划中心总监王梓童女士作为集团代表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2023年11月23日
    00
  • 自然阳光全新鱼油产品 简简单单告别三高风险

    近日,日本一乐队主唱歌手樱井敦司在演唱会,唱到一半突然身体不适,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后宣告死亡。所属经纪公司24日发出声明,证实樱井敦司因脑干出血去世,享年57岁。

    2023年12月26日
    00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激发内需潜力

    纪实网讯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今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大江南北,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画卷依次铺展,“买全球”“卖全球”渐成新风尚。 国际消费中心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强大的消费实现、引领和带动…

    2021年11月15日
    00
  • 光明日报: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医药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养生被更广泛的接受。 但不少人对中医药的认知呈现对立化倾向,往往各执一词,常就中医药相关话题引发争论。 “中医粉”或者“中医黑”的倾向,都不利于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于人民健康。 那么,中医药的疗效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更加全面、科学、客观看待中医…

    2021年10月11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