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网 7月15日讯 (经济日报)“银行业利润增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一降一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积极效果。”在国新办7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表示。
数据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143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两年平均增长21.7%。“金融与实体经济同呼吸、共命运。”刘忠瑞说,虽然银行业利润暂时出现一定波动,但实体经济利润回升有助于银行机构改善资产质量。
同时,金融资源持续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7万亿元,同比增速连续14个月保持在10%以上;涉农贷款余额超过41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达12.52万亿元。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68%,比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保持在30%以上,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服务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9.3%、23.7%,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83亿元,不良贷款率1.86%,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保持在合理水平。“我们推动银行提足拨备、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和损失吸收能力。”刘忠瑞说,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余额达6.7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90.3%,较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截至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12.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其中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70%。同时,近5年绿色信贷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的整体不良水平。
“此外,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也逐步显现。”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说,按照绿色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比例计算,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3亿吨。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发展;二是鼓励创新,探索将碳排放权作为质押物,为银行扩大融资提供质押基础;三是探索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动员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绿色领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