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一些“医美分期”“医美贷”产品背后猫腻多

想要整形手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这是很多求美者会遇到的难题。为此,部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医美机构合作推出“医美分期”“医美贷”等产品。但《工人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类似贷款产品存在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息费不透明且定价过高等问题。

资料显示,过去10年,我国医美相关企业的注册量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共有4.1万家医美相关企业。但迅猛发展之下,医美行业也乱象频生,特别是医美贷款方面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

“当前,医美的消费群体越来越低龄化,以90后、00后为主。这些年轻人想要整形,但手里的钱又不多,于是一些人选择贷款做医美。”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一些“医美贷”产品不仅利息高,而且还有一些隐形费用,特别是逾期了要交高额违约金。

6月9日,江苏无锡的消费者杜女士向记者反映称,其于2020年10月在某消费金融公司办理医美分期贷款时,办理贷款的专员并未告知她有灵活保障服务费等费用。后来,她在贷款文件借款人须知上才发现,被收取了按月收费的灵活保障服务费。

近日,广州消费者刘女士投诉称,她去某美容医院咨询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欠下了近10万元贷款,而贷款是医院工作人员拿着她的手机操作办理的。

类似的投诉还有不少。记者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发现,关于“医美分期”“医美贷”的投诉达数百起。有的投诉整形医院,主要是洗脑式诱导贷款、欺骗式诱导贷款、医院内部人员直接帮消费者操作贷款流程,签阴阳合同等。有的投诉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包括贷款利息高、扣取高额手续费、有隐形收费、暴力催收等,涉及即分期、有钱花、度小满、美芽分期等。

此外,医美套路贷也“盯上”了一些在校大学生。去年8月,北京警方就打掉了10余个“招工美容贷”诈骗团伙。这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招聘”的名义,诱导年轻女子申请“美容贷款”去指定医院整容。

为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6月9日发布倡议,金融机构及其第三方合作机构向消费者推介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产品时,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明示贷款主体、年化综合成本、还本付息安排、违约责任、逾期清收以及咨询投诉渠道基本信息。

陈音江则建议消费者,在申请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时,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同时,警惕不法分子套路贷骗局。如发现权益受侵害,应保存好相关证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6月2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6月23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野生蜂蜜”更健康是误解

        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野生蜂蜜。野生蜂蜜是否更健康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要不要买野生蜂蜜呢?   野生蜂蜜更健康吗?   所谓「野生蜂蜜」,就是野生蜜蜂采野花所酿的蜂蜜。很多人认为「野生蜂蜜」是纯天然的产品,就理所当然地认为野生蜂蜜更健康。   但这其实完全是误解。   和普通蜂蜜相比,「野生蜜蜂」采的花可能会不同,所以味道或许会有些不同,这…

    2021年3月3日
    00
  • 颜如玉涉虚假宣传被罚百万后发声明:系代理商行为

    (原标题:微商颜如玉涉虚假宣传被罚百万后发声明:系代理商行为) 近日,微商“颜如玉”的最高级别代理商金华市梨大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虚假宣传遭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顶格处罚,罚款100万,引发网友关注。 今日(23日)凌晨,颜如玉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个中行为是梨大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个体行为,与颜如玉无关,“其违规并不等同于颜如玉公司违规”。 据澎湃新闻报…

    2019年8月23日
    00
  • 成本8元卖298元,看看网红减肥咖啡里的“猫腻”

      原以为喝减肥咖啡躺着也能瘦,但没想到,享“瘦”的同时,头晕、恶心、失眠等症状也随之而来。   这并不是减肥带来的正常反应,而是因为咖啡中添加了一种被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用于肥胖症治疗的处方药——西布曲明。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披露:韩某某、洪某某在减肥咖啡中掺入国家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并在网上大规模销售,…

    2021年2月24日
    00
  • 胶原蛋白软糖等网红食品受追捧 功能性食品多数未认证?

    胶原蛋白软糖、含12种维生素饼干、叶黄素果冻、加班熬夜常备护肝软糖……千亿市场规模的功能性食品悄然占领市场。多数这类“网红食品”被商家标注为功能性食品,并不是经过批准备案、被严格监管的有“蓝帽子”标识的保健品。既不是药,又不是保健品,消费者买的功能性食品真的有标榜的各种功效吗?是不是交智商税?   #01 “排毒养颜”“断糖控脂” 成为年轻人追捧的…

    2021年6月7日
    00
  • 南京同仁堂委托生产的藕粉、茯苓酸枣仁膏抽检不合格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南京同仁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委托生产的一批次桂花奇亚籽坚果藕粉霉菌超标;另外该公司委托生产的一批次茯苓酸枣仁膏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2022年第17期),其中,亳州鼎诚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南京同仁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委托安徽国奥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亳州)生产的桂花奇…

    2022年6月13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