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翔在“为5加油——学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项目地和孩子们做游戏
纪实网讯 2011年,安利公益基金会正式在民政部注册成立,成为第一家由民政部主管的拥有跨国企业背景的非公募基金会。在整个行业尚显薄弱、经验不足的年代,安利公益基金会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安利公司在公益领域的理念、资源和全球的经验,从儿童营养、教育这两个层面切入,一点点摸索,不断尝试,打造出“春苗营养厨房”、“为5加油”等公益项目,受益儿童总数达到百万级。
彭翔是整个过程的见证者,也是实际参与者。2008年,在这个被公认的“公益元年”,彭翔加入安利(中国)CSR部门,并一步步伴随安利公益基金会成长至今。关于做公益,彭翔可算得上为一名“老兵”。早在1999年,彭翔便加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并直接策划了“中华绿色版图工程项目”,开启了自己的公益历程。
二十多年的公益经历和体验,让彭翔对于整个行业有着较为深刻的观察。
在彭翔看来,无论在什么行业,最重要的是不断完善行业的生态,建立一个能够使整个行业健康成长、不断发展的土壤。公益行业和商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公益组织之间彼此的竞争性更弱、合作性更强。
因此,安利公益基金会虽然关注儿童营养和教育领域,但同时也清楚,如果真正希望产生社会成效,公益行业既需要推动搭建一个社会网络,广泛链接资源,也需要支持行业成长,让更多的公益组织、公益人才得到发展机会。
十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当前,安利公益基金会正在做战略升级,目标锁定更广泛的儿童健康领域,启动“健康儿童“战略。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健康本身不仅包含着不生病这个底层的含义,还包含了基础营养的均衡,健康知识、健康观念的普及,良好健康习惯的培养,成长潜力的全面释放等更高的要求。未来,安利公益基金会将更多从儿童全面健康的维度来切入,通过影响家庭、学校、公众等,为中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这是对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响应,也是我们认为具有长远价值的事情。”彭翔说。
访谈实录:
撬动资源做可持续公益
《华夏时报》:作为一家具有跨国企业背景的基金会,这一特点给安利公益基金会带来什么影响?
彭翔: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理念和能力两个层面。现代公益理念诞生于西方,安利公司本身有非常深厚的慈善基因,在美国和全球都有非常成熟的公益实践,包括儿童、环保、志愿者等很多方面,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这使得安利公益基金会从一成立开始,就是在相对坚实的土壤上成长的,让我们对于公益本身有更全面的理解。
在能力层面,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借鉴了很多跨国企业的管理经验,比如资源的统筹和协调能力,这是跨国企业的重要能力之一;比如项目管理的体系,对于目标管理、执行力的要求,对于信息透明度的关注等等层面。
《华夏时报》:您之前在公开场合多次提过做公益和解决社会问题要注重可持续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和观察,您认为什么样的公益是可持续的?安利公益基金会正在做的项目从哪些维度上可以体现出可持续的理念?
彭翔:我理解可持续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项目本身是可持续的,它面对的是很大的社会议题,公益组织有一定的作为空间;二是成果可持续,就是我们所产生的公益效应,不是短期的,而是应该能够对于受助群体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三是模式可持续,就是在推进公益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并且这种模式是具有可复制性的,政府、其他的社会组织可以复制推广,产生更强的社会影响力。
在安利公益基金会的项目中,这三方面的可持续都有体现。比如我们所关注的儿童健康领域,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公益领域,而且这个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是在始终变化的,比如从基础性的营养扶贫,到今天我们“为5加油”及全新公益项目“健康童乐园”所关注的营养观念、营养知识赋能;从成果的维度,我们也始终关注公益的长期有效性,譬如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春苗营养厨房”“为5加油”等项目,我们都引入了专业的健康研究机构,对于孩子的成长指标进行评估,因为这代表着更长远、更有价值的改变;从模式的角度来看,“春苗营养计划”及其他的公益项目,共同推动了政府对于学龄儿童营养补充的支持;“两会”代表更是多次借鉴“为5加油”的项目实践,形成提案,这些都让我们期待更大的改变。
《华夏时报》:您多次提过,企业做公益需要撬动资源,带动各界投入,打造公益平台。安利公益基金会在成立之后都有效链接了哪些资源,是如何做到的?
彭翔:一个组织的发展,往往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支持,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核心资源,并且围绕核心资源,不断发展新的资源。安利公益基金会可以说是很幸运的,本身和安利公司的公益慈善理念一脉相承,也得到了安利公司很多的资源支持。稳定的公益捐赠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更多的资源其实是抽象的,比如安利本身对于儿童健康的关注,在营养领域的专业能力,长期以来对于志愿者的支持和投入等方面。因此在基金会起步之初,我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在儿童健康等领域发力,同时在项目的各个环节融入了志愿者的参与和支持。
当然,如果要关注组织的长远发展,我们就不能永远躺在现有的资源上,我们也要不断激活和发展自己的资源体系,包括借鉴外企的管理和运营能力,来搭建基金会本身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基金会的社会网络,与专业机构、行业平台和NGO开展广泛合作。
“对立”不是公益行业的主旋律
《华夏时报》:当前,商业向善、商业公益融合的话题很热。您认为,商业和公益分别有哪些特质为二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彭翔:我们看到,今天全球公益的大趋势是商业机构和公益机构的界限日益模糊,彼此交融的区域在增大,我想,未来的公益组织,应该是站在商业和公益的十字路口,不断借鉴新的技术和理念,实现有效的公益行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利润是它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追求。对于商业来说,我觉得最核心本质是实现资金的可持续。实现资金可持续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企业向“恶”可以实现,有的企业向“善”也可以实现。所以一个企业究竟能不能够做到商业向善,很关键的一点是企业设立的初衷是否把社会目标和公益目标跟企业发展融合在一起,是否认识到回馈社会对于企业来说很重要。
至于商业为什么可以与公益产生融合?主要体现在商业企业可以助力公益行业发展这个方面。首先,商业探索出来的技术和方法可以为公益行业所用,例如互联网的平台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其次,商业为公益提供资金支持,对整个公益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我觉得是企业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手段给公益行业很大补充。对于安利公益基金会来说,因为有企业的背景,我们对于整个机构的管理和投入会受到企业的影响,在管理上也会更专业。一个机构仅仅靠愿景使命很难成功,背后需要有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手段促使机构不断成长。
《华夏时报》:您如何理解企业、企业基金会和公益三者的关系?
彭翔:在国际层面来看,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历史悠久。在企业基金会出现之前,企业做公益基本上是以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式存在。在企业基金会的形式出现之后,企业做公益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因为企业和企业基金会是两个独立法人,所以二者既相对独立,又有相一致的地方,需要相互配合。我们经常讲企业、企业基金会和社会是彼此交叉的三个“圈子”,企业做公益最好的领域就是三者之间相交的部分,用企业的资金、资源和优势去解决社会问题。对于企业基金会来说,独立的部分是基金会的理事会和基金会治理体系,对于企业来说,独立的部分是企业的商业追求。
我本人倒不反对“企业基金会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一种助力”这种说法。因为我认为,这本就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我们不要用对立的眼光去看问题,对立永远不是公益行业的主旋律。安利公益基金会这么多年的发展始终相伴的挑战是一些公众仍然会质疑,企业基金会是不是为商业利益服务的。在这方面,我们的原则是,行胜于言,坚持“公益的真北”,就是实际的公益效果,相信了解了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朋友,也对于企业基金会本身多了一分信任。
《华夏时报》:安利公益基金会的公益项目主要是与儿童营养及儿童健康相关。很大程度源于安利企业自身业务的专长。那对于其他可能并没有与社会问题连接那么紧密的企业来说,如何做自己擅长的公益呢?
彭翔:我觉得应该不是没有,而是没发现自身在面向某一社会问题的优势。我相信,一个企业能够在非常险恶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一定有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那这个核心竞争力究竟可以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解决什么社会问题是有待思考和观察的。对于当前社会还存在的问题,只要企业愿意去做,无论最终能否促进某一问题彻底解决,总会产生一定的贡献。
公益行业正在寻找下一个突破口
《华夏时报》:您认为当好一个基金会秘书长需要具备哪些特质,需要学习什么?
彭翔:基金会的秘书长应该是学习型的秘书长,需要综合的能力加持。首先,秘书长需要对整个公益行业有深刻的认知,了解社会问题在哪儿以及自己基金会的优势所在;其次,需要有战略性的眼光和前瞻性,因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是一两天就解决的,需要有规划;再次,秘书长需要具备一个基本能力是组织管理能力,需要让大家在统一的愿景和使命的指导下共同奔向目标;最后,秘书长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使命感,解决一个社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永恒的信念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华夏时报》:那您的使命感从何而来?
彭翔:我做公益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项目的受益人和合作伙伴。他们对我们项目的认可和由衷的感激可能是支持我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单纯且真挚的感情,会让你在精神和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这种工作环境是其他行业和工作未必能够体验到的很珍贵的东西。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关于人们幸福感的研究。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幸福感实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人际关系,第二是为他人带来价值。对于公益行业从业者来说,只要真心付出,这两方面的幸福感比较容易获得。
《华夏时报》:从1999年加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开始算起,您在公益行业已经超过20个年头。在您看来,中国公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国公益环境?
彭翔:1999年,我刚加入公益行业的时候,整个公益行业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只有少数比较大的企业,比较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此外,公众对于公益的认知也存在严重不足。那个时候做公益去找相关合作方真的不容易。2008年,我加入安利,也正好是这一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公益行业“井喷式”的发展,公众对于公益的了解度和关注度也得到显著提升。
20多年时间里,中国公益行业确实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觉得评价公益行业的进步,不仅仅要看成立多少公益机构,做了多少公益项目这样的硬性指标,更要看公众对公益的“认知度”。
据我个人观察,一定程度上讲,目前公益行业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亟需新的元素加入,实现公益行业的“升级”。近些年,我们经常会提到像社会企业、慈善信托、影响力投资等新概念,但商业、互联网等元素到底该如何与公益行业实现融合,实际上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方法论。公益行业下一个突破口究竟会在哪里,我想大家都是在观察和期待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