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喜欢的偶像,集资应援送TA出道”……近年来,铺天盖地的造星选秀节目滋生出了一种“饭圈”文化,甚至有“饭圈集资”在打非法集资的“擦边球”。
【纪实网讯】“支持喜欢的偶像,集资应援送TA出道”……近年来,铺天盖地的造星选秀节目滋生出了一种“饭圈”文化,甚至有“饭圈集资”在打非法集资的“擦边球”。
“饭圈集资”的主要流程是,通过一些公信力较强的“粉丝”团体(一般是后援会)定下一定数额的众筹目标,开设众筹链接并在社交网络上发布,随后其他“粉丝”通过该链接将钱款打入“粉丝”团体账号中,再由这些“粉丝”团体进行集体购买,为偶像宣传造势。近年来,“饭圈集资”的资金数额不断创新高,然而,庞大的集资金额存在诸多隐患。“粉丝”集资的动力原本来自于对偶像和“粉丝”团体的情感维系,但在集资过程中“粉丝”团体却时常采用传销洗脑式的话术,诸如“不做数据、不花钱,不配做粉丝”等,极具煽动性。如此利用年轻人不成熟、易被煽动,甚至是怯弱的特点,有主动诱导其掉入陷阱,再一步步蚕食其身心的嫌疑。除扭曲年轻人消费观外,“饭圈集资”还可能引发违法犯罪行为。比如,为了让自家“爱豆”出道,有女粉丝在网络公开宣称自己为“打榜投票”而不惜“裸贷”。无论其真实与否,都透露出相应风险,非法“校园贷”就是前车之鉴,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当前,相关部门缺乏对巨额集资资金的必要监管。对大多数“粉丝”而言,在打款前通常只了解资金的大概用途,往往仅凭对后援团的信任就将钱汇入集资平台。在集资过程中,“粉丝”既不知道资金的具体数额,也不清楚集资后的资金流向,还无从追溯。事实上,近年来已出现多起“粉头”卷款跑路的事件,涉嫌诈骗犯罪。选秀节目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对“饭圈集资”等种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擦边球”行为,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行动。首先,要认识到饭圈乱象的“根”在集资,整治集资乱象,就是打在了饭圈乱象的“七寸”;其次,要严肃资金监管,加强对集资平台的管理,包括对发起者的身份认证、集资参与者的身份鉴定、设定资金上限等;再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应打出“组合拳”,对选秀节目中的市场交易行为实施有效监管和规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