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电商流量见顶、线上获客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不少平台将去中心化、准入门槛低的社交化推广作为收割流量的法宝。
社交零售一触即发,很多社交电商、微商平台顺势成为了发展势头迅猛的“黑马”。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社交电商销售额为22247亿元,较2018年的12643亿元同比增长75.96%;2020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销售额依然以超过60%的增速增长,销售额达到37031亿元。
但近年来,不少社交平台在发展过程中频频爆雷涉嫌传销,导致行业口碑急剧下滑,原先被看好的“黑马”也逐渐变成了影响市场健康发展的“毒瘤”,从而成为了监管机构重点“照顾”的对象。
据新零售经济网了解,2020年涉嫌传销的社交电商、微商越来越多,更有不少平台因此被冻结巨额资金、被监管机构立案查处并罚款。顿时,行业内一片哗然:有“喊冤”的、有不服的、有不满的,还有甚至要发誓对抗的。然而,违法终究是违法,在强势监管下只会无处遁形。
因涉嫌传销被冻结金额超16亿元
新零售经济网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发现,2020年因涉嫌传销被冻结账号、罚没金额的社交零售平台多达20家。其中,微商有6家。20家平台被冻结金额总额超16亿元人民币,已公示被罚没金额超8420万元人民币。
据数据显示,被查处的对象中,浙江地区与广州地区的企业最多。其中,有15家公司所属浙江地区,占比最多;所属广州的企业有8家,占比第二。
就监管部门来看,浙江省与山东省查处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有5家和4家;湖北省与湖南省查处的企业数量相同,各有3家。
就社交电商而言,2020年“一哥悠购”相关公司涉嫌传销被依法冻结4.2亿多元,被冻结金额最多。据了解,一哥悠购商城于2016年4月正式上线,经营商品涵盖休闲食品、美容护理、厨卫清洁等多个品类。
除了上述被查处的平台外,还有不少社交电商平台被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包括艾维购、云货优选、华奢汇商城APP等。其中,艾维购平台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被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公安分局立案侦办,有40余人直接在现场被收网控制。
相对社交电商来说,涉嫌传销的微商平台较少,但米菲纸尿裤相关公司被冻结账户金额最多,达10亿元。根据公示的情况,在社交电商中,被冻结金额与罚没金额的平台各有7家,而在6个微商平台中,仅有一家平台被罚没金额。
另外,新零售经济网发现,在以上20家平台中,涉嫌传销最多的平台是母婴电商。社交电商中有贝店,微商中有米菲纸尿裤、卡优米、凯儿得乐等。除去上述图中所列平台以外,母婴电商妈妈购、蜜芽的会员模式也频遭涉传质疑。
问题全面开花,涉传仍是大头
目前来看,涉嫌传销仍然是社交零售所存在的最大问题。
但是,如今社交零售被诟病的远不止涉嫌传销。2020年,不少平台就遭到了消费者的投诉。有数据显示,涉及投诉较多的有斑马会员(环球捕手)、云集、贝店、达令家、达人店、爱库存、好衣库、甩甩宝宝、洋葱海外仓、粉象生活、每日一淘、兴盛优选、全球自选、好物满仓、楚楚推、有好东西、全球时刻、闺秘mall、花生日记等。
其投诉问题主要聚焦在商品质量问题、拉人头、传销、虚假宣传、霸王条款退款难且款项未及时退回、货不对板、售后服务差、久未发货等多个方面。
另外,2020年底,社交电商蜜源APP还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监管部门勒令要求整改。
同样,以炫富出圈的微商面临的问题并不比社交电商少。纳税21亿元的“微商帝国”TST不仅面临着涉传质疑,其产品还陷入毁容风波;就连跟着《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火的梵蜜琳也被曝出“代工模式卖天价,微商拉人抽成代理起步价50万”“至今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并无法自证是香港品牌”的负面新闻。
如此看来,社交电商、微商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全面开花。问题累累,势必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况且,如今传统零售的流量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不免会有更多的不法分子趁机收割流量、割韭菜,从而进一步破坏市场平衡。
市场向好,监管仍需加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4亿人,较2019年6月新增网民0.8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7.0%。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从业人数为4801万人,2020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从业人数达到7700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2899万人。中国社交电商行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打造兼职就业、副业创业等多种形式。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充分肯定了以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从政策层面对新型消费的发展予以大力支持。
由此可见,在社会趋势与政策支持下,社交零售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但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0年中国社交电商领域共有17家平台获得融资共6.5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17.2亿元融资额下降了62.21%。
可以说,融资额下降,与目前的不太乐观的市场状况脱不开关系。不过,纵然有国家政策支持,可若基层建筑不牢靠,资金加码只会让建筑倒得更快。
那么,社交零售该如何监管?社交平台又该如何解决与规避问题呢?
其实,在社交平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监管和执法的宽度也在持续拓宽,执法行为也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措施优化发展环境,从网络基建到减税、加大财政支持。针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调整相关政策,为其发展扫除“障碍”,不断释放积极信号,为行业注入“强心剂”。此外,《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也有利于促进社交电商行业的整体规范发展。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吴旭华律师认为,社交电商的经营者应当合规经营,与传销活动划清界限,依法依规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不过,他也认为,有关部门应对传销行为的立法、执法予以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有关传销行为认定的立法、执法标准并不完善,应紧随电商新业态的发展脚步,及时更新并完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各地区协作执法、联防联控,让互联网新业态能够健康良好地发展。
一位基层监管人员对于社交零售的发展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关注品质,引导消费;小盘模式,低调运行;小心防范,预警隔离;主动沟通,适应环境。”
总的来说,业内对社交零售喜忧参半,其虽有着不错的发展潜力,但也不该总拿法规滞后说事,凌驾于法律之上,不断降低自己的底线,而应该专注自身发展,不断拓展品牌深度,营造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