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从业者超过70%是女性”。在12月15日召开的“直销在保就业中的作用评估”研讨会上,一份由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让公众了解到了直销行业从业者的很多特征。女性占大多数就是最直观的印象之一。
会上,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直销行业促进就业作用的研究报告》。来自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行业监管部门的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行业协会的代表对报告进行了研讨。
据了解,直销是一种由个人直接向消费者推介销售消费产品的无店铺零售方式。在我国,自2005年立法以来,商务部根据法规核准了91家企业获得直销许可。据估计,15年来,可能有超过1000万人成为这些直销企业的直销员。按照世界直销协会对中国直销市场的统计,每年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金额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不过,以往对直销市场规模的关注度比较高,而对于数以百万计直销从业者,缺少对其就业状态和就业贡献的研究。
据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魏炜教授介绍,该中心是国内高校设立的极少数面向直销领域的科研机构。《直销行业就业研究报告》是该中心今年在疫情期间借助互联网发出的电子调查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报告,共回收了9400余份有效问卷。这个报告首次依据数据计算出了直销从业者的就业系数,从理论上明确了非正规就业形式的直销从业者与正规就业的数量比较关系,使得社会可以有一个标准来评估直销行业对就业所做的贡献。
由于直销采取无店铺的销售方式,且大多数直销企业并不特别乐于大作广告,因此公众对直销以及直销人员的了解很有限。报告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为社会大众呈现了一副直销人员的画像:女性占70%以上,40岁以上的占70%,三分之一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80%以上已有3年直销经历,超过70的人认为自己是全职投入。直销从业者超过70%都是个人身份参与,他们大部分与当前那些与电子商务平台签约的独立参与者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属于非正规就业的群体,属于以个人身份从业的微小创业的性质。与正规就业相比,他们的职业保障程度更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弱。
衡量非正规就业人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存在一定的困难。报告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力求找到一个恰当的方法对直销从业者群体进行评价。根据中心的计算,以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工资收入为参照,直销从业者的就业系数分别为直销员为0.32,经销商为1.41。据了解,这是学术机构第一次做出这样的评价。按照报告的估计,目前直销从业者相当于为社会提供了170万个正规的就业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