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董事高层纷纷提前出逃,这些事情在每年的年初开始就不会少见,但是您可能想象不到的是,这些事情居然都发生在了一家保健品龙头公司上了。
保健品龙头“压哨式暴雷”在2019年12月31日,A股保健品行业龙头汤臣倍健在最后一天发出了“压哨式暴雷”,公司公告称,预计2019年公司将亏损3.65亿至3.7亿元,同比下降136.43%-136.93%,这也是汤臣倍健十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的情况。而亏损的原因并不少见,公司收购的海外子公司LSG由于业绩不达预期,公司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亿至10.5亿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4亿至5.9亿元。
那业绩不达预期又是什么原因呢?汤臣倍健公告称,主要是因为当地《电商法》的影响。LSG公司的主要销售市场分为澳新地区和中国地区,在澳新地区主要销售渠道是药房,而对于中国地区,则是靠着代购和海购渠道。
众所周知,以个人代购为主的中小代购平台盈利空间较小,逃避关税是其主要盈利模式。而《电商法》则是规定,凡是从事电子商务经营者,都必须要主动登记、依法纳税。这个规定对中小海外代购业务几乎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而对于LSG的中国业务也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似乎是受到政策的突然性打击,听着好像挺惨的?我们不凡来详细看看这家收购来的公司。在2018年,汤臣倍健为了进行国际化拓展,看中了LSG作为澳大利亚益生菌市场的本土品牌的竞争优势,便通过持股了53.33%的控股子公司汤臣佰盛完成了对LSG 100%股权的收购。
根据公司三季报显示,本次对LSG公司的收购形成了22.38亿的商誉资产和16.12亿的无形资产,合计起来占到当时净资产总额的67.5%。而相对应的,LSG公司截止18年3月份,净资产只有1.14亿元,营业收入为1.48亿元,净利润也仅有2805万元。
收购埋下隐患由此看来,这项“高溢价、高估值、高预期”的收购早就给汤臣倍健埋下了隐患。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高溢价收购的情况下,汤臣倍健居然还没有设置盈利补偿机制,一旦收购标的业绩出现不佳,那么汤臣倍健只能吃哑巴亏。并且,该项收购采用的是全现金收购,无需通过证监会行政审批,这里面,是不是有点特意规避审核的意思在里面呢?
更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在收购完成后,汤臣倍健就马不停蹄地宣布购买汤臣佰盛剩余46.67%的股权,实现对LSG公司100%股权的绝对控制。这笔交易是直到19年第三季度末才宣布完成的,但是这个时候《电商法》已经对LSG的业务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汤臣倍健仍不顾一切地推动本次收购。如此看来,LSG公司暴雷导致汤臣倍健业绩亏损也不能全怪《电商法》。
除了这个本次收购有问题,汤臣倍健近些年来的决策也确实存在一些差错。汤臣倍健近些年忽然爱上了广告宣传,先后签约了姚明、米兰达.可儿、蔡徐坤等人作为品牌代言人,虽然都带来了巨量的关注度和流量,但是相对应的,费用也在增加。
2016年至2018年,汤臣倍健的销售费用分别为6.39亿、9.73亿、12.8亿,而19年9月30日时也已经达到了12.12亿元,不断在上升。但是净利润和营收都是走了反方向,一直在下跌。我们都清楚,这类大力投入广告宣传的公司,往往都不能解决公司销售产品的问题,而汤臣倍健这次的业绩出现亏损,可能就是公司“喧宾夺主”的经营手段所造成的苗头。
而到了今年,汤臣倍健的困境仍在加剧。从年初至今,汤臣倍健有包括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13个主要人员纷纷出逃,导致投资者们对于公司的信心也再次泼了一盆冷水。曾经的白马股,现在似乎开始初露疲态了。
虽然目前仍有机构趁利空大举买入,所幸公司的股价并无太大波动。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散户来说,公司收购的LSG仍处于整合期,后续不知道会不会还有什么雷出现,所以我们还是暂时观望来着比较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