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揭露涉老诈骗四大套路:高额返利、非法集资等

三部委揭露涉老诈骗四大套路:高额返利、非法集资等

又被“高额回报”骗了钱?又因“保健品”上了当?近年来,涉老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民政部3日联合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发布四项风险提示,揭露涉老诈骗四大套路,推动老年人防诈骗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以“高端养老”诱惑,涉案动辄上亿元

级别最高的翡翠会员消费满25600元,每天返现130元,最终返利高达64320元,办理多张会员卡还赠送蚕丝被、足灸桶等礼品,高级会员还能享受免费旅游服务。

这些看起来回报丰厚、由“老妈乐”公司提供的“消费养老”服务,实际上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先后有北京、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福建、吉林等多地老人受骗,涉及金额上亿元。

类似的涉老诈骗案件并不少见。一家名为“天地自然健康养老公司”的企业自2015年起招募了几千名老年会员,承诺会员交费后不仅可在养生庄园吃饭、购物、就医、参加旅行团,每年还可以拿到6%至14%的返利,打折之后单日最低房费和餐费仅为67元和12元。

然而,2018年4月,该公司负责人外逃,账面资产也所剩无几。经调查,这家所谓“高端养老企业”既无土地手续也无养老资质,完全就是个骗子公司,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综合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及诈骗案件频发,形式也花样翻新,包括以提供“养老服务”名义收取会员费、床位费;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名义吸收资金;以房养老“套路贷”诈骗等。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新表示,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养老压力下,广大老年人对现有资产“保本升值”的需求也逐渐提升,这给了诈骗团伙以可乘之机。“涉老诈骗案件中,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占很大比例,所以老年人常会有自发性的集体维权行动,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不稳定。”王新说。

四项风险精准揭露诈骗套路,风险自担提醒老人和家属加强防范

针对当前一些养老机构、企业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保健品”等情形,民政部等多部门近年来采取多项措施防范打击。

为深入揭露涉老诈骗真相,民政部联合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日专门发布4项风险提示:

——高额返利无法实现。所谓“返利”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潜在风险很大。专家指出,“高回报”往往就是高风险的信号。

——资金安全无法保障。“会员卡”“预付卡”等形式的预付资金由发起机构控制,未实施有效监管,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2018年5月,养老产品“爱福家”资金链断裂,公司负责人外逃,该公司非法吸纳数万名中老年群众资金过百亿元。

——健康需求无法满足。不少“保健品”采用偷换概念的手法,与合法注册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混同,骗取消费者信任,但所声称的保健功能未经科学评价和审批,往往无效甚至贻误病情。

——运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一些“养老公寓”“养老山庄”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目的,而是以免费旅游、赠送实物、养生讲座等欺骗、诱导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表示,民政部等部门此次发布的风险提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非法集资等诈骗手段的常见形式和主要手段都进行了具体说明,对提高老年人风险意识、加强投资理性有积极意义。

李爱君认为,此次提示特别强调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要自担,应引起老年人和家属的高度警惕。

多地探索打击防范风险举措,对“高回报”“高利润”需高度警惕

近年来,在打击涉老诈骗类案件和提升老年人防范意识和能力方面,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产生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

以江西省为例,有关部门一方面前移监管关口,各级登记管理机关自养老机构进行登记注册之日起介入监管,加强备案前的非法集资风险防范;另一方面加强监测预警,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通过“赣金鹰眼”监测预警平台、江西涉众型经济犯罪监测预警平台等加强网上监测。

同时,江西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养老机构注册登记信息上传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各级民政部门定期下载相关信息,全面加强信息共享,发现线索第一时间相互通报,同时向各自上级部门报告。

海南民政厅注重加强宣传,今年以来共开展宣传活动2043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70000余份,并以开展2019年全国“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宣讲养老服务以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有关法规政策。

李爱君表示,归根结底,要更好地关怀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也帮助老年人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遇到“高回报”“高利润”等字眼时要格外提高警惕。民政部等也提示,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应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19年12月3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9年12月5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再破重大网络传销案

    近日,沂源县市场监管局成功告破一起网络传销案,罚没款511.2万元,这是该局在打击网络传销工作中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进展。 案情回顾 2022年11月份,沂源县市场监管局接群众举报,称有公司涉嫌从事网络传销活动。经初步调查核实,证据显示广州某有限公司涉嫌组织策划网络传销活动。  按图索骥 跨多省市调查取证 该局立即成立专案组,派出执法人员分赴…

    2023年5月19日
    00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3260”一骨干获刑11年,罚金15万!二审维持原判!

    2018年2月,被告人张某伶通过武某功推荐加入“物联网分享经济”项目。该项目打着“让每个中国老百姓富起来”的口号,广泛发展会员交费加入,并允诺待该项目上市后,所有会员都会得到股份。 至2018年3月,被告人张某伶发展16名会员,收取会员费10880元,后上交给武某功。2019年8月,被告人张某伶加入“山东信网物联”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该项目以逐级发展会员的模…

    2021年2月1日
    00
  • 140万余人近200亿 广西特大传销案宣判

    3月30日,广西德保县人民法院对外披露了一起“龙爱量子”特大网络传销案。金融骗局预警了解到,湖北省汉川市女子宋春润(别名:宋金花)等十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经查明,“龙爱量子”网络传销组织以销售量子高科技产品为名,以获取高额动态收益和静态收益引诱会员不断发展下线,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返利依据,从中骗取下线人员财物。   该传销组织要求参加者…

    2020年4月5日
    00
  • 罚没近千万 四川查处两起美容护肤产品传销案

    4月7日,记者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成都市新都区市场监管局连续查处两起网络传销案。为此,执法部门提醒,网络购物盛行,美容护肤产品成为女性消费者的重点消费品。但消费者在消费时一定要保持警惕,谨防不小心落入传销陷阱。如发现疑似传销的线索,欢迎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反映。 基本案情一 济南某贸易有限公司网络传销案 济南某贸易有限公司从2017年4月开始…

    2020年4月9日
    00
  • 打着公益旗号搞传销,查!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某公益服务组织以做公益的名义通过集中宣讲等方式吸引人员“入门”,交纳“入门费”后层层发展下线,逐步建立起一张“拉人头”网络,参与人员从中获得比例不等的“分红”,这种形式属于打着公益旗号进行的违法传销活动。经调查,该组织自2021年5月份开始策划组织传销活动,今年6月5日,文登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该组织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

    2023年7月26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