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健品标签新规的一些思考

2019年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保健食品标签管理相关规定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规定标签必须特别提醒“保健食品不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新规出台的同时,不同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疑问一:保健食品是否具有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为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保证保健食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卫生部于1996年3月15日令发布制定《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6号令)。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本办法第二章第四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经必要的动物和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

(二)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三)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效成分,应确定与保健功能有关的主要原料名称;

(四)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

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

第一:生产要求不同。开办药品的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具有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卫生环境;具有能对生产的药品进行监督检验的机构、人员和仪器设备;具有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保健食品的生产严格按照食品安全与生产质量管理标准即可。

第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以维生素类为例,作为药品维生素类产品(药字号),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气清洁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而作为食品的维生素类产品(食字号),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标准比药品生产标准低。

第三:疗效方面的区别。药品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保健食品的功能有27种,包括:1、增强免疫力功能;2、辅助降血脂功能;3、辅助降血糖功能;4、抗氧化功能;5、辅助改善记忆功能;6、缓解视疲劳功能;7、促进排铅功能;8、清咽功能;9、辅助降血压功能;10、改善睡眠功能;11、促进泌乳功能;12、缓解体力疲劳功能;13、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15、减肥功能;16、改善生长发育功能;17、增加骨密度功能;18、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19、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20、祛痤疮功能;21、去黄褐斑功能;22、改善皮肤水份功能;23、改善皮肤油份功能;24、调节肠道菌群功能;25、促进消化功能;26、通便功能;27、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除了以上27种保健功能(实际新规可能为28种,需进一步核实),保健食品还可以申报营养素补充剂。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除此之外的功能,如市面上常见的宣传可以补肾壮阳、滋阴、益气固本等保健品都是忽悠。

由此,保健品具不具备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并不能一概而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12月1号出版的《疾病营养学》阐叙了营养对疾病有全方位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医学营养学基础》也详细介绍了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的营养治疗。足以说明营养品对疾病有一定治疗效果。换句话说,申报为营养素补充剂的这类保健品是有治疗疾病作用的。

在以上27种保健功能里,辅助降血脂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和治疗疾病相关,但也说明了是辅助作用。其他只属于保健功能,不属于治疗疾病功能。

结论,小部分属于营养素补充剂和辅助降血压降血糖等功能的保健品有一定的辅助治疗疾病的功能,大部分的保健品并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但保健品具有功能性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除此之外,保健品和药品的申请与审批有很大区别,特别是临床实验—正是这点难住了很多健康产业中的生产企业。而相关政府机构对中医药品的审核划为中药属类,且对于某些经典名方给与免临床的特权。

疑问二、疾病的定义是什么?谁来判断疾病得否?

每个国家对于疾病的定义和理解都不相同,世界卫生组织订有《国际疾病分类》,每十年修订一次。我国卫生部订有全国统一的《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关键谁来判断是否为疾病?答案:医生。

近期的不少软文都在集中讨论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或者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但几乎都忽视了作为诊断人员—医生的重要性,似乎每个普通人都可以轻易判断谁得了什么病,该如何治疗一般,其实普通人能判断的只是病症。

医生自然也分为中医和西医—无意偏袒任何一方,任何有着专业素养和经过专业认证的人士都应该给予患者一定的诊断和建议。这是医生的天职和义务。当然,既非全盘肯定所有医生的专业水平,也并非排除一些有着专业能力但没有专业执照的优秀人士。只是从一般规律来说,从简而言,医生的判断是最具专业和权威性的。

既然疾病需要医生的认定,那么从这个角度上看,此次保健品明确不具有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功能的诠释,应该偏向狭义理解,即:无法预防和治疗那些具有医疗职业人员专业判断下的疾病。而其它无需医生诊断的亚健康症状,并不能否定保健品对其没有任何功效。

其实无论如何,保健品能对特定人体产生功效,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只是能起到多少效果,以及是否针对更加特定的人群有无副作用罢了。过多的咬文嚼字是不堪画蛇添足之重负的,比更改标识更重要的是更改人们的健康生活观念和正确的消费行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19年2月20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9年2月23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浅谈益生菌

    近年来,含“益生菌”组分的保健品日益增多,“益生菌”的研究业也成为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 何谓益生菌? 益生菌(Probiotic)希腊语称为“ForLife”,即赋予生命的意思。早在公元前76年,罗马历史学家Plinius推荐发酵乳制品用于治疗胃肠炎,这是最早有关于益生菌(准确来说是发酵乳制品)的记载。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

    2019年2月20日
    00
  • 中式保健品,“良药可口”也不能随意吃

    号角网讯 “中式保健食品为获得零食的口感,可能会添加糖、香精、色素或制成果冻、奶茶等样式,不宜久服、多服,其营养摄取的质量也会下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海霞主任医师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提醒,保健食品“零食化”虽然更便于服用,但因此摄取的“量”会有所增加,且从“质”的角度也难以判断。需注意,保健食品仅是某种营养的补充,并不能…

    2022年5月12日
    00
  • 大健康产业包括哪些细分行业?

    纪实网 大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健康生产经营、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产业的统称,具体包括五大细分领域: (1)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 (2)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品; (3)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 (4)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

    2021年8月20日
    00
  • 康婷:岁岁重阳节 愿家人们明年更比今年健

    纪实网讯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因为九九相重,也称重九。重阳节这天,人们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重阳就已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当时的重阳活动仅在帝王宫中进行。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起来。 重阳节是融合了多种民俗的传统节日,庆祝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

    2021年10月14日
    00
  • 今日清明:清明时节防病养生 这些问题要注意

    今日我们迎来清明节气。“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因此得名。清明时节,气候多变,且常阴雨绵绵,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清明养生需注意疏肝与祛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统诊疗中心主任王庆波介绍,春季五行属木,人体五脏应肝。清明正是自然界万物复苏,树木生发、繁花似锦的时节,也是人体肝脏最容易郁堵和肝阳上亢的季节,故疏肝助生发是清明…

    2022年4月7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